周围几个正在吃饭的学生,被他这一惊一乍的动静吸引,纷纷投来或好奇或鄙夷的目光。
秦风的目光,却没有落在张浩那夸张的表情上,而是瞬间被刚才餐盘滑动的那个细节给吸引住了。
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
餐盘……滑动……桌面……汤汁……
“耗子,你刚才说,下午的物理实验课,是测定动摩擦因数?”秦风突然开口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对啊,咋了?”张浩不明所以地看着他,“风哥,你不会是对那种枯燥的实验也感兴趣吧?那玩意儿,除了能折磨我们这些凡人,还有啥用?”
秦风没有理会张浩的抱怨,他的大脑,此刻正在高速运转。
测定动摩擦因数,高中物理的经典实验之一。通常的方法,是用一个木块,放在水平的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计算出正压力,最后根据公式 μ=fN\mu = \frac{f}{N}μ=Nf,计算出动摩擦因数。
这个实验,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了各种误差来源。
首先,如何保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完全依赖于操作者的手感和经验,很难做到精确控制。拉快了,是加速运动;拉慢了,可能又变回静摩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也会因为这种不稳定的运动而不断跳动,难以准确读取。
其次,弹簧测力计本身的精度问题。学校实验室里的那些弹簧测力计,大多都有些年头了,弹簧老化,刻度模糊,本身就存在不小的系统误差。
还有,木板表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木块与木板接触面的情况,都会对摩擦力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