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物理选择题,考查的是牛顿第二定律在连接体问题中的应用。常规解法需要分别对两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联立方程求解。
但秦风的目光只是在题目上停留了数秒,脑海中那枚“初级物理直觉(碎片2/3)”便微微一颤,一股难以言喻的明悟涌上心头。他仿佛直接“看”到了整个系统的受力核心与运动趋势,一个更简洁的整体法思路瞬间成型。
“沙沙沙——”
他的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划过几个关键的受力分析简图和核心公式,答案便已了然于胸。涂卡,一气呵成!
紧接着,第二道、第三道……
无论是涉及到库仑定律的静电场问题,还是涉及到楞次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电磁感应问题,亦或是涉及到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碰撞问题……
在“初级物理直觉”的引导下,秦风总能迅速地洞悉问题的本质,剥离那些纷繁复杂的干扰条件,直指核心的物理规律!
他的解题过程,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机械地套用公式,死板地分析过程,而是多了一种……“灵性”!
他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些力的大小与方向,能够“预判”到那些粒子运动的轨迹,能够“洞察”到那些能量转化的奥秘!
这种感觉,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很快,秦风便来到了物理部分的计算大题。
其中一道,是关于带电粒子在组合场(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以及重力场)中做复杂曲线运动的轨迹分析与计算问题。题目条件给得异常刁钻,粒子入射的角度、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以及各种临界状态的判断,都充满了陷阱。
这道题目,足以让绝大多数学生都感到头皮发麻,望而却步。就算是班级里那几个物理成绩顶尖的学霸,恐怕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仔仔细细地进行分段分析和繁琐计算,才有可能勉强得到正确的答案。
然而,秦风在看到这道题目时,眉头只是微微蹙了一下,便很快舒展开来。
他的脑海中,那枚“初级物理直觉”碎片,再次散发出微弱的清凉感。他仿佛看到,那带电粒子在三个力场共同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不再是一团乱麻,而是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富有规律的螺旋与偏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