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凤倾城搁下茶盏,手指轻叩桌面,发出清脆声响。她眸光流转,缓声道:“此事若想顺利推行,还需大人从旁协助一二。其一,沈家庄子接纳灾民做工一事,还需大人以官府名义张贴告示,广而告之,也好让百姓知晓,免生疑虑。其二,我虽为沈家帮忙,但如此行事,其实沈家根本也得不了多少好处。此举我主要还是想替珩王殿下博一个好名声。此次赈灾既然是珩王领头,总得落下一些实打实的好处吧?哪怕瘟疫已经到了逐渐稳定有好转的地步,但想完全肃清——少则还有小半年、长则一两年也有可能。所以后续朝廷的拨粮肯定会有接不上的时候。既然朝廷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粮食,那就由珩王来安顿这些灾民,既为朝廷省了开销,又可在百姓当中博一个爱民如子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对不对,秦大人?”
秦树听凤倾城说完,有些目瞪口呆。这姑娘到底生了一副什么样的玲珑七窍心,竟能想出如此之妙计!将赈灾之事与珩王的名声捆绑在一起,既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又为珩王赢得了民心,还有朝堂的称赞,至于沈家虽赚不了什么,却也亏不了什么。一举数得,实在是高明至极。
他怔愣片刻,随即回过神来,连连点头:“凤姑娘所言极是!此事若成,何愁殿下不能博一个好名声。本官在此先给凤姑娘道一声:多谢!这声谢,是替朝廷、替百姓、替殿下,谢凤姑娘如此大义......”秦树站起来,对着凤倾城就是一揖到底,行了一个大礼。
凤倾城见状,也不避让,坐在那理所应当地受了这一礼。
“接下来本官定当全力配合,即刻着人张贴告示,广而告之。凤姑娘放心,应该要不了多久,整个安阳都会知道......”
凤倾城见他应承下来,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有秦大人这句话,想来安阳接下来就不会再有人因三餐无继而饿死了。此事若成,在殿下面前,本姑娘自是会替大人美言几句,若无秦大人呕心沥血,安阳哪里会那么快安稳……”
秦树闻言,心中一凛,随即又释然。他知晓,凤姑娘此言非虚。此事若成,他秦树在官场上的名声、地位亦会水涨船高。他连忙拱手道:“凤姑娘,那秦某先在这里说一声:多谢了!”
唉,后生可畏啊,论计谋、论算计人心,自己是甘拜下风,望尘莫及。
“秦大人,您那位茶艺了得的婢女呢?怎得等了这半天还没见人来?”凤倾城忍不住地又问了一遍。
实在是因为手中缺人,要不然她也不至于对一个素未谋面的婢女,这么念念不忘......
小记: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