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汝南,那片孕育了她的土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与她来说都是有情感的。
更何况还有阿牛哥一家,还有村里那些接济过她的父老乡亲,还有安阳,曾经在她最走投无路的时候,给了她几个包子。
倘若这次的瘟疫遏制不住,继续蔓延,何止安阳,可能整个中州......
御书房
嘉宁帝大发雷霆,他看着下面的传信兵,恨不得立刻下令,让人把他拖下去砍了。
早干嘛去了,这会烂摊子无法收拾,就知道把八百里加急,送到他龙案上了。
他喘着粗气,审视着御书房内站立的三司六部官员,此刻竟无一人能提出一个有用的建议,他们全都像锯嘴的葫芦,无人出声。
朝廷养这些人到底何用,他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如今自己已是花甲之年。
他不希望百年之后,史书上面记载的是,嘉宁帝晚年昏庸无能,滥杀忠良,用人失误,导致灾情无法及时得到控制,尸横遍野…
要冷静,一定要冷静,现在他还要用他们:“各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提议。”
御书房内,依旧一片死寂,只有嘉宁帝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厅之中。
官员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生怕一不小心触怒天颜,下一个遭殃的就是自己。
终于,人群中走出一位身着紫色官袍的老者,他颤巍巍地跪在嘉宁帝面前,声音略带颤抖:
“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拨赈灾粮款,安抚民心,并派遣医术精湛的太医前往灾区。若医官数量不足,应从民间征集医者,共同前往安阳,好尽快的得以控制,以免瘟疫扩散。”
众人闻声转头望去,竟是老安国公李晃。此刻,大家所见的只有那颤巍巍、佝偻的背,还有官帽下那怎么盖不住的银白发丝。
嘉宁帝闻言,微微颔首,面色稍缓,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安国公,起吧!”
他看向其他官员,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
“众卿家,可还有其他见解?”
这时,一位着青色官袍的年轻官员站了出来,他拱手行礼,道:
“陛下,微臣认为,除了调拨粮款和派遣太医外,还应该加强灾区隔离区分管理,做好安全治安工作。
不但要防止瘟疫进一步传播,也要避免有人趁火打劫,同时,应设立临时粥棚,救助那些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