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不良人驻地的火盆里,密信早已烧成灰烬。张起灵望着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多年前在感业寺外,那个穿着素衣却眼神坚毅的女子说道:“登临天下”。此刻风雪扑打在窗纸上。茫茫夜色中。
薛绍回到府中时,太平公主正坐在暖阁里等他,发间还别着他前日送的琉璃簪。“驸马去哪了?”她递来一杯温酒,指尖触到他掌心的凉意。他望着她眼底的关切,忽然想起密信里兄长的“复立李唐”,想起天暗星说的“不归路”——原来这世上最残酷的,从来不是起兵谋反的刀光剑影,而是他明知前路是死,却只能看着亲人往火里跳,自己却躲在武氏的阴影下,做一个苟且的“告密者”。
烛火在风雪中摇晃,薛绍忽然笑了,笑得有些苦涩。他接过酒杯一饮而尽,任由酒液顺着喉间滚进胃里,烧得生疼——比起兄长的“忠”,他的“生”或许更卑劣,可在这宫墙深锁的神都,在武曌与李唐的夹缝里,又有几人能真正分得清,什么是义,什么是劫?
而远处的不良人驻地,张起灵望着洛阳城的方向,他知道,这场关于宗室、关于告密、关于新旧政权的博弈,不过是武曌登基建制前的小插曲——就像当年他在战场上扫平的无数叛乱,终究会被更宏大的“天命”掩盖。
雪越下越大,薛府的琉璃瓦上积了厚厚的一层,将夜色中的悲欢离合,统统埋进了这盛唐的风雪里。唯有不良人的铜哨声,偶尔在巷口响起,如一声叹息,掠过沉沉的宫墙,掠过李唐宗室的末路,掠过薛绍握紧的拳头——那是属于局中人的无奈,也是属于天下人的,不得不走的“不归路”
垂拱四年,洛阳宫城的鎏金诏书如霜刃般划破各州府的宁静。当“诸王齐聚神都共襄大典”的旨意落在李唐宗室案头时,韩王李元嘉指尖捏着黄绢的指节泛白——诏书里“大典”二字在他眼中化作绞索,二十年前玄武门的血光仿佛又映在这张宣纸上。
高祖二十二子如今仅剩四人:他自己、霍王李元轨、舒王李元名、鲁王李灵夔,太宗十四子中越王李贞、纪王李慎亦在列,而高宗诸子或被软禁或被磋磨,唯有他们这些外藩亲王,还握着州府兵权,成了武曌眼中的芒刺。
李元嘉的王府藏在济州深巷,暮色中,他看着儿子李譔研墨的动作,忽然想起父亲李渊临终前说的“宗室齐心,方可保社稷”。
𝘽i 𝐐u 𝘽𝙰.v i 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