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觉得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谁。”她语气平静。
“那你现在知道吗?”他问。
她没答,而是拿起钢笔,翻开笔记本第一页,写下三个字:“我是谁?”
笔尖落纸的瞬间,水晶骤然一亮,光晕扩散,像涟漪荡开。她没启动回溯,可那一瞬,仿佛看见了重生以来的自己——地铁站台回眸的惊惶,会议室里鼓起勇气递出的企划书,杀青夜握着笔颤抖的手,首播前夜并肩听雨声的静默。
她合上本子,笑了:“我知道了。”
下午,她和顾逸尘一起筛出真正值得接洽的合作。原则很简单:尊重创作本心,不贩卖情绪流量,不捆绑短期炒作。他们将品牌合作限定在生活方式类,出版项目优先考虑文字深度,对综艺邀约一律暂缓。
“我们不缺机会。”他说,“缺的是,不被冲昏头的定力。”
她点头,顺手把钢笔别进笔记本内页。阳光斜照进来,笔身温润,水晶映着光,像一颗凝住的露珠。
傍晚,最后一封筛选邮件发出。她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手机震动,一条推送跳出来:《十年等一扇门》登上全球华语剧集热度榜首位,海外平台同步上线首日,东南亚地区点击量破五百万。
她把手机转向顾逸尘:“你说,会不会有人在异国他乡,也听见了那扇门开了的声音?”
他走过来,握住她的手:“只要有人等,门就永远开着。”
她低头,看见两人交叠的手背上,钢笔的影子斜斜落着,笔尖指向窗外。天边晚霞正浓,一栋写字楼的LED屏亮起,依旧是那幅雨中背影的画面,伞斜着,男人站在门前,身影沉默而坚定。
光打在笔身,水晶微微发烫。
她忽然想起什么,打开邮箱,翻出最早那封平台结算单。在“主创收益分配”一栏,她的名字第一次与顾逸尘并列,不再是“协助编审”,而是“联合创作人”。
她截图,发了个朋友圈,只配了一句话:“十年,不是等一扇门,是学会推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