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以为,这场家宴是一场考验——考验她的厨艺,考验她对顾逸尘的了解,考验她是否够格成为顾家的一员。可现在她明白了,顾母要的,从来不是一顿完美的饭。
她要的是“记住”。
是有人愿意记住那个已经不在的人,记住那些被时间冲淡的味道,记住这个家曾经有过的温度。
洛倾颜深吸一口气,翻开新的一页,在“家宴”标题下,一笔一划写下:“不是做一顿饭,是讲一个故事。”
她开始梳理思路。
第一,顾逸尘的童年记忆。老人说过,他最爱山药排骨汤,说是“喝一口就想起冬天的太阳”。这道菜,必须有。不是为了迎合,而是为了唤醒——唤醒他对家最初的记忆。
第二,顾家已逝长辈的招牌菜。顾母反复提到“爸爸最爱的味道”,可具体是什么?她不知道。但她记得,顾逸尘拒收葱油酥,而顾母年轻时最爱酿豆腐。或许,这道菜,曾是顾父的喜好?她不能确定,但可以试探。用一道承载旧日温情的菜,去触碰那段沉默的过往。
第三,仪式感。主位必须留空,但不能冷落。她要在布菜时,将第一勺汤轻轻盛向那个位置,像顾母那样。餐后,点一支檀香。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回应——回应那份不愿说出口的思念。
她越写越清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像在铺一条通往顾家内心的路。
她忽然停下笔,看向顾逸尘的朋友圈截图——那碗泡面,香菇炖鸡味,三年未变。
她笑了。
原来他也在用味觉,固执地留住过去。
她拿起钢笔,在“山药排骨汤”旁边写下:“他说,喝一口像冬天的太阳。”又在“酿豆腐”旁标注:“顾母曾提,旧日温情。”
她不需要变成顾家人认可的样子。
她要用他们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她爱顾逸尘,所以愿意走进他的过去,记住他的记忆,承接他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