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笔尖还嵌在木纹里,那道“W”的起笔像一道未愈的伤。洛倾颜轻轻将它拔出,水晶贴着指尖,温温的,不再震动。她没再盯着那刻痕看,而是把整张工作台的照片存进手机,顺手在备忘录里打下一行字:“服务,是产品落地后的呼吸。”
她走出仓库时,夕阳正斜斜地铺在厂区路上,像一层薄糖浆。手机响了,是助理。
“洛小姐,售后主管说新方案太耗人力,想再议。”
她没停下脚步,“告诉他,明天上午九点,我亲自去回访三个客户。让他挑个技术员,跟车。”
电话那头顿了顿,“您……真要去?”
“嗯,”她拉开车门,“人不到现场,听不到真心。”
第二天一早,洛倾颜拎着两杯豆浆上了售后车。技术员小陈缩在副驾,手里攥着工单,看见她愣了一下,“您怎么……还带了早餐?”
“路上喝。”她把豆浆递过去,“你先说说,平时上门都修什么?”
“大多是旋钮失灵、点火延迟,修完就走。”小陈接过豆浆,有点拘谨,“公司考核的是修复率和响应速度,没说要聊家常。”
“那如果客户说‘我怕按错’呢?”她问。
小陈挠头,“那就……多演示两遍?”
她没接话,只笑了笑。
第一站是城西的老家属院。门一开,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扶着门框探出身,“是修灶的?快进来,就怕你们不来。”
屋里陈设老旧,灶台边贴满了手写标签:小火、中火、别碰。洛倾颜的目光在那些泛黄的纸条上停了几秒,轻轻问:“您眼睛……不太方便?”
“白内障,看不清屏。”老人摆摆手,“可我不敢换新灶,老顾家的东西,用着踏实。”
洛倾颜心头一动,“您认识顾家?”
“顾老太太常接济我,那时候她还在。”老人笑着指灶台,“这台是五年前换的,一直没坏过,就是火候记不住,只好贴标签。”
小陈已经开始检测机器,三分钟后点头:“密封正常,传感器微调就行。”
“修好了?”老人紧张地问。
“好了。”小陈收起工具包,“下次别乱按旋钮就行。”
老人没动,怯怯地看向洛倾颜:“能……再教我一次吗?我怕又按错,孙女都不爱来吃饭了。”
小陈皱眉,看了眼表,“这不在服务范围内……”
洛倾颜却已经蹲下来,握住老人的手,“您看,这个位置是煮粥,转得慢一点,像小火慢炖的耐心;再过来一点,炒青菜刚好,像日子要有点响动才热闹。”她一边说,一边带着老人的手缓缓转动旋钮,“您记不住字,就记这个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