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会议室,洛倾颜坐在会议桌一侧,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是刚刚整理好的新版项目计划书。昨天银行的拒绝并没有击垮她,反而让她更加坚定。
“这次我们不能再靠单一渠道了。”她抬起头,看向顾逸尘,“必须多管齐下。”
顾逸尘点点头,手里翻阅着几份资料,“我已经联系了几家潜在的投资方,其中一家叫‘启明资本’的公司对我们的项目挺感兴趣,愿意安排一次正式的项目展示会。”
“启明资本?”洛倾颜眼睛一亮,“他们不是投过好几个成功的科技项目?”
“没错。”顾逸尘嘴角微扬,“他们的负责人林振邦是个务实派,喜欢有数据支撑、逻辑严密的项目。如果我们能在展示会上打动他,资金问题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那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项目包装得更有说服力。”洛倾颜迅速打开文档,“我们需要更直观的数据呈现,还要加入一些成功案例的对比分析。”
两人立刻投入工作。洛倾颜一边修改PPT内容,一边让助理调取过往的成功融资案例;顾逸尘则联系团队成员,准备技术演示和现场答疑的内容。整个办公室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又有序的氛围。
第二天上午,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方案走进了启明资本的会议室。
林振邦已经等在那里,西装笔挺,神情专注。他的身边坐着两位助手,正低头翻阅着资料。
“顾总,洛总,欢迎。”林振邦站起身握手,“我看过你们发来的初步资料,确实有些意思。”
“感谢您抽出时间。”顾逸尘落座后开门见山,“我们的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前期的技术验证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天我们会详细展示项目的市场潜力、技术优势以及回报预期。”
洛倾颜接过话头,开始讲解PPT。她的声音清亮温柔,却带着不容忽视的自信与坚定。每一页幻灯片都经过反复打磨,从市场调研到财务模型,再到风险控制策略,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当讲到核心技术创新时,她特意停顿了一下,“这项技术不仅能解决当前行业中的瓶颈问题,还能在未来几年内形成技术壁垒,确保我们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林振邦的眼神明显亮了起来,他微微前倾身体,“能具体说说你们的技术壁垒是如何构建的吗?”
顾逸尘接过话题,用专业术语解释了技术原理,并展示了实验室测试数据和第三方机构的评估报告。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投资的一个项目。”林振邦忽然开口,“当时也有类似的创新点,但最终因为缺乏持续的研发能力而失败。你们如何保证自己的研发进度和成果转化效率?”
洛倾颜早有准备,她打开了另一份文件,“这是我们未来三年的研发路线图,每一个节点都有明确的时间表和目标值。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激励团队攻克关键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