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死寂压得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朱标上前了一步。
脚步声很轻,却让阁中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
他目光扫过眼前五张忧虑至极的脸,“诸位所言,句句中的。砍刀斩不断藤蔓,杀伐平息不了源头祸根。”
朱元璋的眼皮微微动了一下。
朱标的声音继续响着,“此案根源,根植何处?诸位可曾想过?”
他微微停顿,带着近乎冷酷的清醒:“根植于朝堂之势已成尾大不掉!根植于我朝取士之道——南强北弱,已逾千年!
“根植于那沃土江南,千年文脉滋养,人才辈出,同气连枝!
“盘根错节之下,一处生事,便处处勾连!”
他的声音陡然一沉,“若想根除这般毒瘤,光靠剜去腐肉不行。得拔根!得……另辟蹊径!”
五名重臣的心同时提了起来。
另辟蹊径?
朱标迎着他们或震惊或疑惑的目光,终于抛出了那柄早已准备好的“利斧”:“孤有一策。”他吐出四个字,暖阁的空气仿佛骤然凝滞。“开科取士,分设两榜!”
“南榜依旧!考卷文章,择优录取!”
“同时!专设北榜!北榜名额——务必要多过南榜!”
什么?!!
如同平地一声惊雷!
吏部尚书陈迪像被烫了脚,猛地瞪圆了眼睛,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礼部尚书李原名捻着胡须的手僵在半空,指尖发白。
左都御史詹徽那张冰冷的脸上,第一次裂开一丝难以置信的缝隙。
翰林院宋讷浑身一震,差点没站稳。
连兵部那老军汉沈溍,都张大了嘴,活像见了鬼!
“北……北榜?”陈迪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还……还名额更多?太子殿下!这……这从何说起?!旧制……”
“旧制造成了今日之困!”朱标冷冷截断他,不容置疑,“道理摆在这里——”
他目光如炬,一一扫过众臣:“北方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苦寒之地,寒门学子进身之阶本就艰难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