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践,重获认可
基于新的课程体系,青石坳小学与合作学校开始了新一轮实践。在沿海渔村学校,老师们将海洋资源融入教学,开发出 “潮汐中的数学”“渔歌里的语文” 等课程;在工业城市的郊区学校,则开展 “工厂探秘” 项目,让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和工业历史。
青石坳小学自身也做出调整,在保证自然实践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文化课的分层教学。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成立 “知识巩固小组”;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 “拓展创新班”。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在期末考试中成绩显着提升,在全市举办的科技创新大赛、自然观察竞赛中也屡获佳绩。
携手同行,再启征程
看到调整后的显着成效,质疑声逐渐消退,越来越多的学校主动寻求合作。青石坳小学与市实验小学联合成立了 “乡村教育发展联盟”,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研讨会,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
春天来临时,青石坳小学的樱花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视频会议正在进行。屏幕里,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师代表分享着各自的教学成果:有的学校用废弃渔网编织成艺术作品,有的将古诗词与地方戏曲结合教学。马得水看着热闹的画面,转头对福瑶说:“教育就像这漫山遍野的花,各有各的精彩。”
山风拂过崭新的教学楼,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青石坳小学不再执着于模式的复制,而是成为一颗火种,点燃各地乡村教育创新的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绽放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