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个世界的万历年间,万历皇帝派遣到地方的税监往往在地方大肆搜刮,但真正受到惩处的,还是那些激起民变或者贪污的太厉害,搞的百姓甚至是官员苦不堪言的人,才有可能被皇帝处死。
例如万历二十四,尚膳监太监高淮奉命到辽东开矿,征税辽东。他到了辽东之后,纵容其手下大肆搜刮,甚至将手伸到了军队中。万历二十六,也就是他到了辽东的第二年,廖国泰因为虐待百姓激起民变,高淮知道后诬陷数十个书生是民变的带头人,将他们关进了监狱。
万历三十六年,这一年辽东发生两起较大的民变,都和高淮有关系。这一年的四月,前屯卫因为高淮克扣军饷,随意凌辱鞭打下层军官和士兵,于是下层军官和士兵起事,打出的口号是“誓食淮肉”,但是在参将的劝说下,起事最终平息了。
同年六月,锦州、松山驻军同样因为高淮的所作所为而哗变,高淮害怕被士兵杀死所以逃到了关内。
按理说这么严重的罪责,又是搜刮百姓,又是激起民变以及军队哗变,高淮应该被处死吧,但是没有。这厮在逃回关内之后诬告是同知和参加导致的军队哗变,最后被蓟辽总督上疏揭发,高淮才被万历皇帝急召回宫,但却并没有知罪。
前面说过,税监和皇帝其实是一个利益集团的,那么这十几年时间,高淮给万历上贡了多少银两呢?《神宗实录》记载,四万五千两,十几年四万五。但根据《高淮传》记载,他在这十几年间搜刮了数十万两。也就是说实际上搜刮的大头全进了高淮他自己的利益集团。
真就对应了那句话,花朝廷的银子,办自己的事。
这些也不是李逸能操心的,官场上的东西他见识了太多,此刻却没有这份闲心来操心荠县官场上的事情。
将刘季写的小册子交给徐政,牛大、王二、徐肆等人此时在县衙忙个不停,倒显得李逸颇为悠闲。同样悠闲地,还有夏嫣然。
于是,李逸便邀请夏嫣然来到了荠县的大街上,夏嫣然此时穿的是一套劲装,马尾高高的竖起,在头上形成一个冠。英气之余,又多添几分潇洒。
此时一更鼓已经打了三遍,街上的行人纷纷往家里或者客栈走。此时大概是七点多,在另一个世界,在李逸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七点多他还在地铁上。而用年轻人们的说法,晚上10点才是夜生活的开始。
但在此世,一更鼓之后就需要尽快回家了,因为马上就要实行宵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