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根本不行。
强行融合,只会让他神魂俱灭。
这两本书,就像两头绝世凶兽,根本无法共存于一个笼子里。
一连三天,林青阳把自己关在静室,尝试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办法。分开读,先读一页《玉匣》,再读一页《金钥》,结果是知识在脑中打架,让他头痛欲裂。用自身气血作为桥梁去沟通,结果是被反噬得更重。
他越来越焦虑,也越来越不甘。宝山在前,却无法进入,这种感觉比一无所有更折磨人。
“吱呀——”
静室的门被推开,叶清风端着一碗参汤走了进来。看到林青阳憔悴的模样和桌上的血迹,他眉头紧锁。
“你这是在玩命。”叶清风的声音很沉。
林青阳苦笑一声,摆了摆手,沙哑地开口:“我……我找不到门路。”
“门路或许根本不在书上。”叶清风将参汤放到他面前,“你把它们当成了外部的工具,想用意志去强行驾驭。可你想过没有,如果它们本是一体,那分开它们的力量是什么?又是什么能让它们重新合一?”
林青阳端着参汤,动作一顿,眼神闪烁。
“我家祖上笔记里提过一嘴,”叶清风缓缓道,“‘万法归宗,宗于一心’。任何强大的术法,最终的根源不在于符咒或器物,而在于施术者本身。林青阳,你有没有想过,那座桥梁,不在桌上,而在你心里?”
在你心里。
这四个字如一道惊雷,劈开了林青阳脑中的混沌。
是啊。
我一直在研究书,研究它们的内容,它们的能量,却忘了最关键的一点——我。
是我在看书,是我在学法,是我在用术。如果我自己都充满了矛盾和冲突,又如何能指望去融合两股本源相悖的力量?
“我明白了。”林青阳放下参汤,眼神重新变得清明而坚定。
叶清风点点头,没再多说,安静地退了出去,为他关上了门。
林青阳没有再去看那两本书。
他将蒲团放在桌前,正坐于两本书的中间。
闭上眼。
他开始内观。
他观想自己的身体,气血在经脉中奔流,像《玉匣真本》描述的世间龙脉,有起有伏,有吉有凶。他也观想自己的神魂,念头在识海中生灭,如《太乙金钥》暗示的心性之光,时明时暗,变幻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