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阳从深山老宅回到繁华都市,恍如隔世。
山中的清寂与悟道,对比着眼前的车水马龙、霓虹闪烁,让他一时间有些抽离。张真人仙逝,玉匣真本的源流与天机秘术的沉重,像两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他刚在明理堂安顿下来,还没来得及将《太乙金钥》与《玉匣真本》的深层联系细细梳理,一种莫名的心悸便毫无征兆地袭来。
起初,只是微弱的不安。
像一根羽毛,轻轻搔刮着他的神经。
但很快,这种不安感越来越强烈,如同潮水般汹涌,几乎要将他吞没。
“不对劲。”
林青阳猛地站起身,走到窗边。
天空,明明是初秋的晴朗,阳光灿烂。但在他的“阴阳眼”与日渐精进的修为感知下,那片蔚蓝背后,却隐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晦暗。仿佛一层看不见的乌云,正以惊人的速度积聚、压缩,酝酿着毁灭性的力量。
城市依旧喧嚣,人们行色匆匆,为生计奔波,为琐事烦恼,浑然不觉。
可林青阳却清晰地“看”到,城市上空盘踞的“气”,不再是往日的平和流转、五色斑斓,而是呈现出一种极度扭曲、暴戾的赤黑之色。
街心公园里,平日里悠闲觅食的鸽子,此刻却焦躁地扑腾着翅膀,发出短促不安的咕咕声,甚至有几只直接撞向了玻璃幕墙。
路边的流浪猫狗,也一反常态地蜷缩在角落,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充满恐惧。
就连明理堂中供奉的几盆绿植,叶片也无端地卷曲,透着一股衰败的气息。
这些细微的变化,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毫不起眼,甚至会被归咎于天气变化或偶然现象。
但林青阳知道,这不是偶然。
《玉匣真本》中有记载,“天地大劫将至,万物生灵先知。鸟兽不宁,草木失色,人心浮动,是为凶兆。”
而《太乙金钥》更进一步阐述了这种“气”的变动与灾祸的对应关系。
“要出大事了。”
一个可怕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
他立刻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又飞快地浏览手机上的本地资讯。
风平浪静。
天气预报说未来一周都是晴好天气,没有任何地质灾害的预警,社会新闻也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明星八卦和邻里纠纷。
科学的监测体系,似乎对此一无所知。
林青阳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
他知道,这不是科学仪器能够轻易捕捉的层面。这是天地大气的异变,是命运轨迹的剧烈转折。
难道……
他想起了张真人临终前的郑重嘱托,想起了那足以窥探天机的“天机秘术”。
“天机秘术,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动用。每一次窥探,都是对天道的僭越,必受反噬。轻则折寿,重则……身死道消,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