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定在明理堂总部的大讲堂。
这一日,讲堂内座无虚席。前排坐着应邀而来的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们或是国内文献考据学的泰斗,或是浸淫史学数十载的大家,更有几位是隐世不出的命理界前辈,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今日却齐聚一堂。
他们的目光,或深邃,或锐利,都带着对学术的敬畏和对伪劣的憎恶。
台下,则是黑压压一片的媒体记者,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更后方,是闻讯赶来的市民和明理堂的学员,他们都想亲眼见证这场正本清源的盛会。
林青阳一袭素色长衫,缓步走上主席台。
他没有慷慨激昂的开场白,只是平静地环视一周,目光在那些伪典上短暂停留,眼神冷冽。
“诸位前辈,各位同仁,媒体朋友们,大家好。”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讲堂,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让原本有些嘈杂的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今日请大家来,不为别的,只为这四个字——”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拨乱反正,以正视听!”
寥寥数字,掷地有声。
他示意助手将收集来的数十种伪典一一展示在投影幕布上,那些花里胡哨的封面,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引起台下一阵窃笑和低低的议论。
“这些,号称《玉匣记》,号称能改天逆命,号称能点石成金。”林青阳的语气带着一丝嘲讽,“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假的!”
他没有直接拿出《玉匣真本》原本。
那样的孤本,太过珍贵,也太过惊世骇俗,不宜轻易示人。
但他早有准备。
他取出一份用特殊方法复刻的《玉匣真本》残页,上面记载的是一些关于自然节律、五行生克的基础理论,以及部分星象观察的古法,这些内容虽然深奥,却不涉及任何禁忌秘术。
“这,是我林家传承的《玉匣真本》中的部分内容。”林青阳将复刻件小心翼翼地放在展示台上,镜头拉近,清晰地投射在大屏幕上。
古朴的纸张,遒劲的笔迹,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仿佛能透过屏幕传递出来。
“诸位请看,真正的《玉匣记》,其行文、其逻辑、其所阐述的宇宙观,是何等严谨,何等深邃。”
他开始逐条对比。
“伪典其一,言辞粗鄙,逻辑不通。譬如这本《七日招财秘法》,竟将‘生气’与‘死气’混为一谈,稍有常识便知其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