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讲堂,如今已是老城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每逢开课,小小的院落总是挤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前来聆听先贤智慧;也有西装革履的精英,放下繁忙工作,寻求片刻安宁与解惑。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市民,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对命运的探寻,走入这方古朴的天地。
林青阳站在堂前,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珠落玉盘,敲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他讲《玉匣真本》里的基础,也讲自己悟出的道理,将那些晦涩的条文,揉碎了,掰开了,用最寻常的比喻,说给众人听。
人群中,总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谢雨晴。
她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谢氏集团总裁,而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她总是来得很早,静静坐在前排,手中拿着精致的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林青阳说的每一句话。有时,她会蹙眉深思;有时,又会豁然开朗,眼中闪过明悟的光彩。
课后,她也常常留下,向林青阳请教一些商业决策中遇到的困惑,尝试用命理的角度去理解。林青阳发现,谢雨晴的悟性极高,很多道理一点就透,甚至能举一反三。
她身上的“金”气依旧锐利,那是商人本色,果决,坚韧。但如今,那片纯粹的金色中,渐渐晕染开一丝“水”的柔和与变通,甚至隐隐有“木”的生发之意。
这是个好现象。
林青阳看在眼里,心中却有些复杂。他能感觉到,谢雨晴对命理学的兴趣,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术”的层面,开始探求其“道”的根本。
这天讲课结束,众人渐渐散去。谢雨晴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刻离开,而是留在了最后。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茶香袅袅,混着院中老槐树的清气,让人心神宁静。
“林先生。”谢雨晴站起身,走到林青阳面前,神情郑重。
“谢总,今天有什么新的问题?”林青阳放下手中的茶杯,平静地看着她。这些日子,他已经习惯了她课后的“加餐”。
谢雨晴深吸一口气,似乎做了一个极大的决定。她的目光清澈而坚定,直视着林青阳的双眼。
“林先生,我想……我想拜您为师,系统学习命理之道。”
话音落下,小院里安静得只剩下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林青阳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
他预想过很多可能,却没料到谢雨晴会如此直接地提出拜师。
拜师,这两个字,在命理界,分量极重。它意味着传承,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