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一条老胡同里,住着个叫申光荀的顽皮小子。这小子平日里不务正业,就爱鼓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尤其痴迷于斗蟋蟀。他家有个祖传的蟋蟀罐,青花瓷的质地,上面绘着威风凛凛的将军图案,据说这罐子能养出最厉害的蟋蟀。
这一年秋天,申光荀像往常一样去郊外抓蟋蟀。在一处荒草丛生的旧宅基旁,他听到一阵异常响亮的蟋蟀鸣叫。那声音,雄浑有力,仿佛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申光荀眼睛一亮,顺着声音找去,在一块破砖头下,发现了一只硕大的蟋蟀。这蟋蟀浑身漆黑如墨,双须如剑,六足如铁,一看就不是凡品。申光荀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它捉进了蟋蟀罐。
回到家,申光荀把这只蟋蟀单独放在一个精致的小竹笼里,还给它起了个威风凛凛的名字——“靖难将军”。说来也怪,自从“靖难将军”进了申光荀的家,整个胡同的蟋蟀都好像被它镇住了。别的蟋蟀一听到它的叫声,就吓得瑟瑟发抖,不敢出声。
一天夜里,申光荀正睡得香,突然被一阵嘈杂的声音吵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借着月光,竟看到蟋蟀罐里光芒闪烁。“靖难将军”站在罐子中央,浑身散发着金色的光芒,它的身后,密密麻麻地站着整条胡同的鸣虫,有蟋蟀、蝈蝈、纺织娘,它们一个个都变得身形巨大,仿佛披上了铠甲,手持着微小的兵器,俨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靖难将军”昂首挺胸,对着申光荀大声说道:“小子,吾乃大明靖难之役的英灵所化,今夜要带领这些虫兵,前往紫禁城,完成一件大事!”申光荀惊得目瞪口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靖难将军”一挥前足,虫兵们便如潮水般涌出蟋蟀罐,向着胡同外奔去。申光荀心想,这等奇事,岂能错过?于是,他偷偷跟在了虫兵队伍的后面。
月光如水,洒在大地上。虫兵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紫禁城进发。它们的脚步虽小,但却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鼓点上。申光荀跟在后面,又惊又喜,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奇幻的梦境之中。
当虫兵们来到紫禁城外时,城墙高耸入云,守卫森严。但“靖难将军”毫不畏惧,它发出一声震天动地的鸣叫,那声音仿佛具有无穷的力量,震得城墙都微微颤抖。紧接着,虫兵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顺着城墙的缝隙,源源不断地涌了进去。
申光荀也趁机跟着混了进去。他小心翼翼地跟在虫兵后面,穿过一道道宫门,来到了一座阴森的宫殿前。宫殿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让人作呕。在宫殿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蛐蛐笼,笼子里困着一个虚弱的灵魂,那灵魂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怨恨。
“靖难将军”走到蛐蛐笼前,大声喝道:“建文贼子,你当年为保皇位,不择手段,害得天下大乱,如今该是偿还的时候了!”原来,这笼子里困着的,竟是建文帝的残魂。当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没想到,他的灵魂竟被困在了这个蛐蛐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