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新编民间故事大杂烩 > 第304章 灶君护字

第304章 灶君护字(1 / 2)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陈素英蹲在灶前添柴,火星子噼啪炸响,映得她眼尾的细纹忽明忽暗。腊月廿三的风裹着雪粒子从窗缝钻进来,她往灶里塞了把松枝,青烟裹着松香腾起,模糊了梁上那块枣木牌——"陈记木作,诚信为梁",八个字被香灰熏得发亮,是阿爹陈老爹亲手刻的。

"素英啊,灶糖瓜蒸上了。"王婶端着陶盆进来,额角沾着面星子,"你瞧这糖瓜,熬得透亮,等会儿供灶王爷,保准儿他老人家吃着甜,记着你家的好。"

素英应了一声,伸手去揭笼屉。热气扑上来,模糊了她的眼。恍惚间又看见阿娘倚着灶台,手里攥着块灶糖,轻声说:"素英,往后不管走多远,腊月廿三这灶糖瓜可不能断。灶王爷吃了甜,就记着你家灶台上的字,记着你阿爹的木作,记着咱娘儿仨的根......"

那是十二年前的冬月。阿爹陈老爹本是汴京城里有名的木匠,给官宦人家打家具,雕的牡丹能引出蜜蜂,刻的凤凰能抖落金粉。可那年节度使混战,藩镇兵痞砸了木作铺,阿爹抱着半块雕着"平安"的床柱被拖走,只来得及把那方枣木牌塞给阿娘:"这是咱陈家的魂儿,灶台上供着,等世道太平了,我回来接着做木作。"

阿娘抱着素英跪在雪地里哭,直到灶膛里的火星子灭了,才想起没给灶王爷上供。她抹了把泪,把最后半块灶糖粘在灶沿:"灶王爷莫怪,等老爹回来,咱摆三牲鲜果,烧高香......"

谁承想这一等,就是十二年。

"素英!"王婶的声音把她拽回现实,"你瞅那糖瓜,倒像你阿爹当年雕的莲花瓣儿。"素英摸了摸糖瓜,甜津津的滋味漫开,眼前突然闪过阿爹的笑脸——他总说,木作要像灶糖,看着甜,吃着更甜,甜到人心里去。

夜里,素英在灶前烧火,听王婶讲村东头老周头的事。说是老周头年轻时在陕西贩药材,战乱中和妻儿失散,后来每年腊月廿三都供灶糖,供了十年,有年大雪天,灶膛里突然掉出个布包,里头是妻子绣的平安符,还有儿子画的歪歪扭扭的"周"字。

"你道奇不奇?"王婶压低声音,"老周头说,那布包是从灶膛里掉出来的,还带着股子木焦味儿,跟他爹当年做木作的味道一模一样。"

素英的手顿了顿。阿爹走的时候,身上总带着刨花味儿,混着松香,那是木作的味道。她望着梁上的枣木牌,突然想起阿娘临终前的话:"素英,灶王爷不吃荤腥,就爱闻木作的香气。你阿爹的手艺,是咱陈家的'家书',灶王爷收着呢。"

第二日,素英揣着半块灶糖出了门。她要去陕西寻阿爹——王婶说老周头的儿子是在陕西找到的,或许阿爹也在那儿。雪还没化,她裹紧粗布棉袄,沿着商道走。饿了啃口干馍,渴了喝口冰水,每到一处,就在破庙的灶膛前供半块灶糖,跟灶王爷念叨:"灶王爷,素英找阿爹呢,您老可记着,陈记木作,诚信为梁......"

这日走到蓝田县,雪下得紧。素英躲进座破土地庙,灶膛里还有余烬,她蹲下来添柴,火星子"腾"地窜起来,照亮了墙根的木屑——是枣木的,带着股子熟悉的刨花香!

最新小说: 全球高武,我一个F级异能杀疯了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谍战,想要活下去的穿越者 都市:炼气九千层,归来已无敌 牛牛道士在都市 你假死嫁白月光在先,我再婚你哭什么 重生98,疯狂破案,一等功拿到手软 沪上危情 封尊簿:人间烟火 亿亿身家,从复制海鲜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