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车破晓:驶向晨雾里的市井烟火
??凌晨五点,房车停在沈阳故宫旁的露营地,车顶的天窗漏进淡灰色的天光。李可佳掀开窗帘,看见后视镜里的故宫角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飞檐上的铜铃还没响,早市的喧闹却先飘了过来——远处巷口的油条锅「滋啦」响,混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像给这座老城拉响了「早餐闹钟」。
??骆梓淇在房车厨房煮了壶美式咖啡,往保温瓶里灌:「查了地图,最近的「八王寺早市」离这儿才两公里,开车五分钟,咱开房车去,顺便装几袋鸡架回车上啃。」两人套上薄卫衣——七月末的沈阳清晨带着些凉,尤其是钻进背阴的胡同,风里还飘着昨夜暴雨的潮气,李可佳特意把卫衣帽子扣上,跟着骆梓淇钻进房车驾驶座。
??房车拐过朝阳街时,天边泛起橙红。路边的老槐树影在车身上摇晃,树下的早点摊支起了蓝白相间的遮阳棚,卖豆腐脑的大爷用东北话喊:「来碗热乎的啊,加卤加辣随你!」李可佳忽然看见前方路牌——「八王寺街」,想起昨晚查的典故:八王寺原名「大法寺」,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为第八子皇太极修建的,如今寺旁的早市,成了「老沈阳」的味觉年轮,藏着比传说更鲜活的烟火。
二、早市入门:撞见「鸡架的十八般武艺」
??六点整,房车停在早市入口。刚下车,一股混合着肉香、酱香、烟火气的热浪就扑过来。李可佳的目光立刻被斜前方的「鸡架方阵」吸引:最左边的摊位支着三口大锅,第一口煮着白花花的鸡架,骨头缝里的肉煮得酥软;第二口腾着黑烟,老板正往铁锅里撒白糖,熏制好的鸡架堆成小山,深褐色的表皮泛着油光;第三口锅煮着红亮的卤汤,麻辣鸡架在里头咕嘟冒泡,辣椒段和花椒粒随着热气翻涌。
??「姑娘,看这儿!」穿绿围裙的张大姐朝她们招手,手里的夹子「咔嗒」夹起个熏鸡架,「咱这鸡架分『肉架』和『骨架』,肉架适合直接啃,骨架熬汤绝了,你看这骨头缝里的肉,撕着吃才过瘾!」骆梓淇举起相机,拍下摊位前的招牌——「张姨三十年老味鸡架」,底下用歪歪扭扭的粉笔字写着:「熏鸡架8块/个,拌鸡架10块/份,加孜然多给半勺」。
??早市的「鸡架宇宙」远比想象中辽阔。往里走,卖「鸡架抻面」的摊位前围满了人,老板站在案板前甩面,面条在晨光里甩成银线,旁边的大锅里,鸡架骨熬了整夜的汤头冒着白泡,碗里先放煮好的鸡架,再捞把面条,撒上香菜、榨菜丁,最后淋勺辣油——穿背心的大爷端着碗蹲在路边,先啃口鸡架,再吸溜口面,汤滴在青石板上,引来麻雀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