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香格里拉刚褪了春雪,晨雾在草原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白纱,远处的石卡雪山顶着银冠,却被朝阳染成了粉橘色。李可佳裹着藏青色的藏袍站在客栈门口,看骆梓淇正蹲在地上调整三脚架——姑娘把长发编成了两条粗辫,发尾系着红珊瑚珠子,暗红的氆氇围裙上绣着金色的八吉祥纹,在晨风里轻轻扬起边角。
“去牧场得穿厚些,海拔三千五,早晚温差大。”骆梓淇抬头时,耳垂上的银坠子晃了晃,映着身后转经筒的金光。李可佳这才注意到,客栈院角的经幡正“哗啦哗啦”响,五种颜色的布料上印满了藏文经文,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像在跟高原的天空打招呼。
一、转经路上的「风与光」
车开出古城时,公路两侧的青稞田刚冒出嫩绿色的芽,田埂边的玛尼堆堆得老高,石头上刻着红色的“六字真言”,顶端插着褪色的经幡。李可佳摇下车窗,冷冽的空气里飘着酥油香与青草味,远处的村落里,几座藏式碉楼顶着黑陶瓦,墙面上用白灰画着日月符号——那是藏族人家祈福的图腾。
路过松赞林寺时,骆梓淇让司机停了车。鎏金的屋顶在阳光下亮得晃眼,寺前的拉姆央措湖倒映着整座寺院,像落在人间的仙境。李可佳踩着木板路往湖边走,看见几个藏族阿妈正绕着湖转经,手里的转经筒“咕噜噜”响,氆氇长袍扫过岸边的蒲公英。“知道吗?松赞林寺又被称作‘小布达拉宫’,当年五世达赖喇嘛曾赐名‘噶丹松赞林’。”骆梓淇指着寺前的台阶,“那些石阶共有147级,每一级都刻着信徒的脚印。”
湖边长着几棵老柏树,树身上缠着五彩经幡,阳光透过枝叶洒在玛尼堆上,把“嗡嘛呢叭咪吽”的刻字照得忽明忽暗。李可佳蹲下身,指尖触到石头上粗糙的刻痕——不知道多少双手曾在这里抚过,把石头磨得发亮。远处传来喇嘛的诵经声,混着经幡的“哗啦”声,在高原的空气里织成一张温柔的网。
二、牧场上的「酥油密码」
抵达牧场时,扎西阿妈正蹲在牦牛圈前挤奶,黑色的牦牛甩着尾巴,铜铃“叮当”响。阿妈看见她们,立刻笑着起身,藏袍袖口露出古铜色的手臂,手腕上戴着串老银镯,“来,先喝碗热奶茶。”她领着她们走进牦牛毛织的帐篷,中央的铁炉烧着牛粪,火苗“噼啪”响,铜壶里的砖茶煮得咕嘟冒泡,飘出浓郁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