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排终究是磕磕绊绊地开始了。曹鹤阳和烧饼果然如承诺般全力配合,让怎么走就怎么走,让怎么说词就怎么说词,效率反而比预想中快了不少。只是林晓全程板着脸,如同一个移动的制冷源,所到之处,连空气温度都要降几度。她拿着对讲机,声音冷硬简洁,目光只在必要的工作交接时才会扫过曹鹤阳,带着公事公办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挑剔。
曹鹤阳对此似乎毫不在意。他在舞台上和烧饼插科打诨,包袱抖得飞起,惹得现场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忍不住捂嘴偷笑。下了台,面对林晓冷冰冰的工作指令,他也只是点点头,应一声“好的,林导”,眼神平静无波,仿佛之前会议室的冲突从未发生。那份超然的平静,让林晓蓄力已久的“后续找茬”计划完全落了空,像是一记重拳又打在了空气里,憋屈得她心口发闷。
第一期节目录制在一种微妙的、紧绷的平静中熬了过去。林晓依旧烦他,烦他那份迟到后还能理直气壮的劲儿,烦他带来的“盒饭黑洞”烧饼,更烦他那双似乎能看透她怒火背后无力的平静眼睛。
然而,事情在第二期节目筹备时,发生了一点林晓始料未及的变化。
这一期的主题是“致敬经典”。曹鹤阳和烧饼准备改编一段传统相声《论捧逗》,但需要加入一些新颖的现代元素和道具互动。林晓拿着他们新提交的道具清单,眉头再次拧成了疙瘩。清单上依旧龙飞凤舞,但比起上次的“天书”,似乎……稍微工整了那么一点点?至少能依稀辨认出“会发光的折扇”、“可伸缩的醒目”、“能喷彩带的醒木”这些关键词了。
“曹老师,”林晓耐着性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像质问,“这个‘会发光的折扇’,亮度有要求吗?是常亮还是需要配合台词节奏闪烁?电源怎么解决?内置电池还是外接?还有这个‘可伸缩的醒目’,伸缩的幅度多大?速度要求?机械结构稳定性测试过吗?‘能喷彩带的醒木’,喷发量、喷射距离、彩带颜色和材质?触发机制是什么?这些细节不明确,道具组没法做!”
她一口气抛出连珠炮似的问题,把清单拍在曹鹤阳面前的化妆台上。化妆间里只有他们两人,烧饼不知又溜达到哪里觅食去了。明亮的化妆镜灯光打在曹鹤阳脸上,他刚上好底妆,正对着镜子调整鬓角。听到林晓连珠炮似的发问,他拿着小梳子的手顿住了,从镜子里看向站在身后的林晓。
镜子里映出林晓紧绷的脸,眉头紧锁,眼神锐利,像只随时准备战斗的……嗯,炸毛小猫?曹鹤阳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他放下梳子,转过身,正面对着林晓。
出乎林晓意料,他没有像上次那样用“混不吝”的态度敷衍,也没有立刻道歉,而是微微蹙起了眉,脸上露出了……一种近乎于“困惑”的表情?他拿起那份清单,低头仔细看了看,手指在那几个被林晓重点圈出的词上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