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吭哧吭哧地爬行,窗外是望不到边际的白。
雪原在低沉的天空下沉默地延伸,偶尔掠过几棵枯树,枝桠扭曲,挂满沉重的冰凌,像大地伸向天空、绝望而僵硬的黑色手臂。
铁皮车厢在严寒中呻吟,连接处结着厚厚的、肮脏的白霜。
车厢里挤满了人,混杂着体味、劣质烟草味和食物混杂的气味,空气浑浊而滞重。
人们裹着臃肿的棉衣,蜷缩在硬邦邦的座位上,神情多是木然和疲惫。
沈浪坐在靠窗的位置,带的东西已经被他收进了储物格内。
他看着外面单调得令人心头发慌的白色世界,弟弟沈涛信里那些“一切都好”、“老乡热情”、“吃得饱穿得暖”的字句,此刻像雪片一样在眼前飞舞,却轻飘飘的,落不到实处,反而被这无边无际的严寒冻得发硬、发脆。
一种沉甸甸的不安,像车厢外铅灰色的云层,沉沉地压在他的心上。
卡车在没膝深的雪地里咆哮着,挣扎着,像一头筋疲力尽的困兽,终于把沈浪和那批沉重的特种钢材送到了吉省的工厂。
交接完毕,婉拒了厂里领导干部客套的挽留,沈浪请求厂领导派了一辆车将他送到弟弟下乡的地方看看他。
沈浪到了那个地图上都难找的小村子——靠山屯。
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嘎吱作响的积雪,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心急火燎地奔向屯子最东头的知青点。
靠近知青点后,见四周没人,将带的东西从储物格里掏了出来。
那所谓的知青点,不过是紧挨着生产队牲口棚搭建的两间低矮土坯房。
土墙被经年的风雪侵蚀得坑坑洼洼,房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几处地方露出下面黑黄色的茅草,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一股浓烈刺鼻的牲口气味混合着冻土的腥冷,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皱眉。
沈浪的心猛地一沉。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仿佛随时会散架的破木板门。
昏暗的光线下,七八个年纪不大的男女知青挤在靠里的一铺大土炕上,裹着颜色黯淡、补丁摞补丁的被子,神情麻木。
沈浪锐利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没有弟弟的身影。
“沈涛?沈涛在哪儿?”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盖过了屋里压抑的咳嗽声。
角落里,一个靠墙蜷缩的影子动了一下。
沈浪的心骤然缩紧。他拨开挡在身前的一个满脸冻疮的男知青,大步跨过去。
角落里堆着些杂乱的干草和破麻袋。
弟弟沈涛就蜷缩在那里,像一只被遗弃在冰天雪地里的幼兽。
他身上盖着一床薄得几乎能透光的旧棉被,下面垫着些枯黄的玉米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