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吗?“登机前,凌霄问道。
小雪摇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要让全世界听到香江的声音!“
望着飞机冲上云霄,凌霄突然想起多年前那个在九龙城寨录像厅里,偷偷跟着电视学英语的自己。
那时的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能吃饱饭。而如今,他正见证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飞向自己曾经不敢想象的远方。
回到公司,艾丽莎递上一封来自越南的信。
阿勇的父亲——阮文雄的哥哥用歪歪扭扭的中文写道:“谢谢凌先生教我儿子识字。我们渔村出了第一个读书人...“
信纸里还夹着一张照片:简陋的渔村祠堂里,阿勇的奖状被郑重其事地挂在祖宗牌位旁边。
凌霄将照片装裱起来,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位置。
每当商场上的勾心斗角让他疲惫时,看一眼这些孩子们的笑脸,就能找回初心。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财富——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这些正在改变的人生轨迹。
就像涟漪,终将扩散成改变时代的波浪。
香江的清晨带着海风特有的潮湿。凌霄站在凌霄纪念中学的音乐厅后台,看着小雪紧张地调试琴弦。今天是亚洲青少年交响乐团在香江的汇报演出,剧场座无虚席。
“凌叔叔,我的手指在发抖。“小雪小声说道,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凌霄蹲下身,轻轻握住她冰凉的小手:“记得马老师怎么说的吗?音乐不是表演,是分享。“
小雪深吸一口气,点点头。
舞台监督示意她准备上场。当聚光灯打在这个身着白色礼服的少女身上时,观众席传来一阵惊叹——她是乐团中最年轻的成员。
悠扬的琴声响起,凌霄坐在第一排,看着小雪全神贯注的侧脸。
曾几何时,这个在街头流浪的女孩连说话都不敢抬头,如今却能在上千人面前自信演奏。
演出结束后,小雪被团团围住接受祝贺。
一个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挤到前排:“凌先生,久仰大名。我是维也纳音乐学院的招生主任汉斯。“
凌霄与他握手:“汉斯先生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那个女孩,“汉斯指向被鲜花包围的小雪,“她的天赋令人惊叹,我们想提供全额奖学金,邀请她明年到维也纳深造。“
这个消息让凌霄既惊喜又忧虑,小雪才十四岁,独自去欧洲是否太早?
回程的车上,小雪抱着奖杯兴奋不已,直到凌霄提起维也纳的事。
“我...我不想去。“小雪突然低下头,“如果我走了,阿勇的中文课怎么办?音乐室的学弟学妹们...“
凌霄心头一暖:“这些不用你操心。我只问你,自己想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