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玄桢记 > 第444章 忠言逆耳凭谁诉,铁证如山岂敢藏

第444章 忠言逆耳凭谁诉,铁证如山岂敢藏(2 / 2)

[笔趣ba] biquba.vip 天才一秒记住!

萧桓握着龙椅扶手的指尖微微收紧,指腹摩挲着冰凉的龙纹雕刻。他目光扫过那七位勋贵 —— 他们皆是开国元勋之后,定国公府掌京营三大营,抚宁侯管漕运八仓,李穆的威远伯府更是世代掌管京畿盐铁,七家通过联姻、田产、商号盘根错节,早已是朝堂上最庞大的势力。萧桓沉声道:“谢渊查案乃朕亲授旨意,凭玄夜卫勘合、通政司备案,何来越权?”

李穆叩首道:“陛下息怒!臣不敢质疑圣意,只论祖制!按《大吴会典?内廷规制》,镇刑司密档属‘御前机密’,需由司礼监掌印太监与内阁首辅会同核查,都察院虽掌监察百官之职,却无单独查窖之权。谢渊勾结玄夜卫,深夜撬开水道擅闯镇刑司,绕开司礼监与内阁,此乃违逆祖制!”

他话音刚落,定国公徐昌立刻扬声附和,声音洪亮如钟:“威远伯所言极是!谢御史连日查抄臣等亲友府邸,前日抄没彭城伯府的账册,昨日封了景川侯的钱庄,动辄以‘涉案’为名封产抓人,却拿不出实证!臣府中长史只因与王林有过一面之缘,便被玄夜卫拘押盘问,这般行事,与洪武年间的酷吏何异?若长此以往,勋贵人人自危,谁还敢为朝廷效力?”

殿中瞬间寂静,文官列中有人面露忧色,却无人敢轻易开口 —— 谁都知道,这七位勋贵背后牵扯着半个京师官场,李穆的女儿嫁与徐昌之子,朱永的田庄与李穆的汇通钱庄往来密切,连吏部尚书张诚都是李穆的姻亲,这张关系网密不透风,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

谢渊出列躬身,青袍在晨光中挺得笔直,他手中捧着卷宗,封皮上 “都察院印” 鲜红夺目:“陛下,臣有辩。” 声音沉稳如潭水,在寂静的大殿中格外清晰,“按《大吴律?监察篇》第三章:‘都察院风闻奏事,查实百官不法,虽勋贵、外戚亦有权纠弹,遇军国大事可直达御前,无需辗转。’镇刑司地窖藏有边军血书与军械银赃册,关乎北疆三万守卒生死,非‘内廷机密’可比,实乃军国大事。”

他转向李穆,语气陡然转厉:“威远伯说臣‘擅闯’,敢问镇刑司地窖的密道图纸,是不是陛下亲授?玄夜卫的协查令,是不是盖着御前宝印?臣每查一处,皆有通政司的备案文书,玄夜卫的勘验记录,何来‘擅动’?您说臣‘株连无辜’,敢问李府地窖搜出的二十副本该送北疆的铁甲,是不是无辜?汇通钱庄流水显示您与王林均分五万两军械银,是不是无辜?这些铁证俱在,臣若不查,才是负陛下、负边军!”

李穆脸色一白,随即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本泛黄的《大吴会典》,重重拍在地上:“谢御史休要混淆视听!铁甲是神武年间的祖传之物,银钱是正常商号拆借!《大吴会典?勋贵篇》明载:‘勋贵非谋逆不得株连,非三法司会审定罪不得抄家。’你仅凭一纸账册便搅动朝堂,可知‘稳定’二字的分量?北疆未宁,你却在京师搅动勋贵,是想动摇国本吗?”

B𝓲𝚀uB🅐.v𝓲ⓟ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