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他们有所反应,崇祯的话语又源源不断的传入他们耳中。
“建奴侵我疆土,欺我百姓,至我辽东百姓于水深火热,万劫其中,每闻此景,朕心如刀绞,夜不能寐,遂派我大明关宁军驻于关外,抵御建奴!”
“然今日流贼逼近,朕不得已,征调关宁军入关勤王,连累诸位子民流离失所,朕心不安,遂亲率大军,星夜破贼与京师近郊,一路东驰,前来慰问汝等,念汝等艰辛不易,朕特拨出军粮,每户可领四升!”
“待朕亲率关宁军彻底击溃流贼,朕答应诸位,凡是辽东而来的子民,俱可顺天府内安家,日后兵锋所指,诸位随朕一同踏破白山黑水之地,拯救乡亲于水火!”
一番话说的周遭百姓个个欢呼雀跃,诚心叩拜。
接着众人就看到军队后面拉出了一辆辆满载军粮的粮车,一字停在路边,马上有士卒维持着秩序,他们纷纷排好队,有序的领着军粮。
与百姓的兴高采烈,感恩戴德不同,金铉看到这副场景,皱起眉头,凑近王家彦有些忧虑的说道:“大人,圣上一句话,可能我们的带的军粮就要少三分之一,真的没问题吗?”
王家彦此时也是十分纠结,崇祯皇帝收取辽东百姓的民心,此举固然重要,但现如今他们突围而出,本就没有带多少粮食,虽说在通州补充了一些,但考虑到行军速度,也没带大量的粮食前行。
百姓把粮食都分完了,将士们吃什么?
更何况这只是一小部分百姓,要是更多百姓闻风而至,到时候,这粮还发不发?
“走,随我一起面见陛下!”王家彦心中一横,拉着金铉穿过拥挤的人群,走到了崇祯皇帝马前。
将自己对军粮的担忧说与崇祯皇帝,崇祯听罢,轻笑一声,用马鞭指着前方说道:
“二位爱卿不必忧虑,不过据斥候来报,前方五里处,有大量人马在山下扎营,你们猜猜会是谁?”
“平西伯吴三桂率领的关宁军!”
王家彦和金铉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惊喜出声。
“没错,正是关宁军!”崇祯嗓音低沉,并没有王,金二人那般惊喜之色。
“不多时我们便会行至关宁军大营,发给百姓的粮食并非无限制的供应,只要让一小部分百姓将朕的话传出去,再加上手中的粮食,其他从辽东而来的百姓便会信服,那么朕行至哪里,他们便会跟着朕行至哪里,只要有人,朕就可以把他们吸纳成为军队服务的后勤民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支军队不仅仅需要冲锋陷阵的将士,更需要大量保障他们行动的后勤人员。这样,军心才会稳固,将士们也无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