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他悠悠叹了口气,眼下造反是不可能的。
就他这点人,还没行动估计就跟晋王朱棡一样,第二天就被锦衣卫押进应天了。
只能等马皇后,太子朱标逝世,在朱元璋的骚操作下,他才有那么一丝机会。
可马皇后对他那么好,大哥朱标也向来仁厚,待他也不薄。
那次在锦衣卫诏狱,不是朱标及时赶到,他就没命了。
回忆起往昔种种,朱樉心中满是纠结。
他并非无情无义之人,怎能忍心看到马皇后和大哥逝世。
可是有他俩个在,老朱就不会有后续的骚操作,那他更没机会。
可自己这位父皇,手段实在太过狠辣,为了巩固皇权,丝毫不念父子之情。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朱樉喃喃自语,强压下心中那一丝不该有的念头。
这时,王府侍卫匆匆来报:“王爷,应天传来消息,陛下已将晋王贬为庶人,圈禁于应天城郊,同时还打算在各藩王封地安插眼线,加强对藩王的管控。”
朱樉心中一凛,暗自思忖:看来朱元璋这次是真的动怒了,这一系列举措,摆明了是对藩王们不再信任。如今这局势,愈发艰难了。
他沉思片刻,对侍卫说道:“密切留意京城动向,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另外,传我命令,让王府上下所有人谨言慎行,不可有任何不当言论。”
侍卫领命而去。朱樉看着窗外的天空,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接下来的日子,必须更加小心谨慎,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其他藩王也陆续得知了朱元璋对晋王的处置以及加强藩王管控的打算。
一些胆小怕事的藩王,开始主动削减自己的势力,向朱元璋表忠心。
而有些自恃天高皇帝远的藩王,则心中不满,暗中嘀咕,甚至动起了联合起来对抗朝廷的念头。
而在应天府,朱棣也通过姚广孝安排的眼线,得知了朱元璋的一系列举措。
他心中暗自庆幸听了姚广孝的建议,没有贸然行动。
朱棣对姚广孝说道:“大师,父皇此举,让藩王们人心惶惶。如今各藩王反应不一,局势愈发复杂,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