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棡心中一紧,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儿臣何罪之有?儿臣只是不满父皇对二哥的处罚,想要回封地冷静冷静,并无谋反之意。”
朱元璋怒极反笑:“还敢狡辩!你私自逃离京城,公然反抗锦衣卫追捕,回封地后又意图起兵造反,这还不算罪?你简直是胆大包天,目无君父!”
朱棡咬了咬牙,说道:“父皇,儿臣只是觉得您处事不公,才一时冲动。但儿臣对父皇,对大明江山,绝无半点不忠之心。”
朱元璋看着朱棡,眼中满是失望:“到现在你还不知悔改!咱如此信任你,你却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服众,如何能维护朝廷纲纪?”
朱棡心中有些害怕,但仍倔强地说道:“父皇,儿臣知错了,但求父皇能网开一面,饶儿臣这一次。”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念你是咱的儿子,咱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真心悔过,从此安分守己,咱可从轻发落。否则,休怪咱不顾父子之情!”
朱棡心中纠结万分,思索片刻后,缓缓跪了下来,说道:“儿臣……知错了……愿听凭父皇处置。”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朱棡,长叹一口气:“起来吧。即日起,你被削去晋王爵位,贬为庶人,圈禁于应天城郊的一处别苑,终身不得离开。你好自为之吧。”
朱棡心中一阵绝望,但也只能叩谢圣恩。随后,他被侍卫带出了大殿,从此开始了他的圈禁生活。
而经此一事,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其他藩王也都暗自警醒,生怕因一时不慎,落得与朱棡同样的下场。
一场可笑的造反,就这样轻易地被朱元璋扼杀在摇篮之中。
身体不适的朱标得知三弟被朱元璋贬为庶民,心中忧虑万分。
他深知三弟虽行事冲动,但本心不坏,此次被贬,想必心中定是万分委屈。
朱标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强撑着起身,吩咐下人备轿,执意要进宫见朱元璋,为三弟求情。
轿子一路匆匆,很快便到了皇宫。
朱标在太监的搀扶下,缓缓走进御书房。
此时朱元璋正坐在书桌前,眉头紧锁,处理着手中的奏折。
“爹。”朱标轻声唤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虚弱。
朱元璋抬起头,看到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关切,赶忙起身迎了上去:“标儿,你身体不适,不在东宫好好休养,怎么进宫来了?”
朱标微微躬身行礼。
“爹,儿子听闻三弟被您贬为庶民,心中实在不忍。三弟虽然犯下大错,但他向来对大明忠心耿耿,此次或许只是一时糊涂。还望爹能念在父子情分上,从轻发落,给三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朱元璋眉头微皱,叹了口气。
“标儿,你心地善良,咱明白。但这逆子此次公然违抗咱的旨意,私自逃离京城,还意图起兵造反,此等大逆不道之举,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服众?又如何能维护朝廷的纲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