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人注视下,长剑随他手势舞动,于远处崖壁刻下一行行字。
他竟以意御剑,以壁为纸,潇洒书写。
张三丰睁大双眼,全神贯注盯着那些字迹,内心起伏不定。
纵是他亦感口干,迫切想知道内容。
片刻后,剑光流转,旋风剑归位。
剑锋轻颤之时,一阵柔和的清风拂过,将崖壁上的尘埃石屑一扫而尽。
陡然间,悬崖上现出一行行如铁画银钩般的大字,宛如龙飞凤舞,汇聚成一篇不朽的道家经典。
张三丰凝神细看,心中微惊。
“这是……《道德经》?”
他惊讶地发现,苏庆庆在崖壁上的,并非武学秘籍,而是道祖老子所着的《道德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张三丰目光微凝,注视着石刻。
起初他并未察觉有何特别,但细看之下,忽然感到震撼。
“不对!似乎有些异样!”
随着心神沉浸,张三丰神色愈发严肃,目光专注,低声诵读《道德经》,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大道韵味,顿觉身心舒畅。
“这篇《道德经》,虽不是深奥的武学秘籍,却比任何秘籍都珍贵得多!”
“它仿佛蕴藏了大道之韵,能助人悟道!”
张三丰抚须一笑,眼中闪过欣喜之色。
武当派传承深厚,唯缺资质优异的弟子。
如今有了这幅剑仙石刻,武当派未来可期,必有振兴之机!
这份寿礼实在太过珍贵!
连苏庆自己也没想到,一时兴起刻下的《道德经》,日后竟成了武当派的圣地。
唯有历代最出色的弟子才能在此悟道。
千百年后,即便武当派已消失,仍有无数武者慕名而来,欲悟大道。
久而久之,天柱峰上的刻字竟传为仙人遗迹,若能参透,可成仙得道。
虽此说荒诞,却非全然无据,因那时苏庆已是武林传奇。
他破空飞升,成就长生,与传说中的仙人无异。
“苏小友这份厚礼,足以保武当三百年兴旺。”
张三丰望着崖壁上龙飞凤舞的《道德经》,难得露出喜色:“这份情谊,实在不小。”
忽闻一声轻笑。
“老张,若感亏欠,不如入我紫霄宫做客卿长老。”
苏庆不知何时已至金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