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时间,在清风寨的兄弟们心中,仿佛比两年还要漫长。这两周里,周卫国没有再提过一次“加入八路”的事,只是带着大家比以往更加刻苦地训练,同时,也和朱子明等人一道,将清风寨的防御工事加固得固若金汤。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兄弟们:无论走哪条路,打鬼子、保家卫国的初心不变。
与此同时,一种微妙的改变正在发生。兄弟们私下里,开始悄悄讨论虎头山那支队伍。他们听附近的老乡说,八路军的官兵平等,不打骂士兵,还帮老百姓种地收粮。他们也开始反思,当初在国军时,虽然装备精良,但内部的倾轧、克扣军饷、见死不救的事情也屡见不鲜。相比之下,周卫国提出的“互相支援、共同抗日”的蓝图,似乎更有吸引力。
终于,在一个傍晚,训练结束后,肖宇主动找到了周卫国。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挣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和坚定:“团长,兄弟们都想通了。我们是谁?我们是中国人,是军人!只要能打鬼子,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穿什么军装不重要。我们听您的,加入八路!”
周卫国看着肖宇,又看到他身后站着的徐虎、方胜利等所有兄弟,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同样的决心。他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眶微微发热:“好!好兄弟!有你们这句话,我周卫国就算死在战场上,也值了!”
随后,周卫国又将清风寨的所有人召集起来,将此事公之于众。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当前的局势、加入八路的好处、以及未来的打算,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每一个人。他承诺,加入八路后,清风寨的纪律只会比以前更严,绝不许欺压百姓,一切行动以抗日为最高目标。他的真诚与远见打动了所有人,最终,全场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赞同声。
见众人都已同意,周卫国当即回到屋里,研墨铺纸,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态度明确的信。信中,他表达了清风寨全体将士愿加入八路军、共同抗日的决心,并提出了希望继续驻守清风寨、作为八路军前哨阵地和独立营的请求。信写好后,他叫来一个机灵可靠的小弟,千叮万嘱,务必将信亲手送到虎头山邱团长手中。
虎头山,八路军团部。
邱团长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看了两遍,然后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沉思。周卫国的信,既在他意料之中,又带给他一个不小的难题。清风寨这支队伍战斗力强悍,周卫国本人更是个难得的将才,如果能将其收编,无疑是为虎头山根据地增添了一把锋利的尖刀。可周卫国提出的条件,却让这把尖刀有了自己的“刀鞘”,不完全在自己手中。
他掐灭了烟头,立刻让通讯员去将团里的主要干部召集到作战室开会。
不一会儿,参谋长李勇、一连长、二连长许连长、参谋长张楚等人陆续到齐。邱团长开门见山,将周卫国的信放在了桌子中央。
“同志们,有个好消息,清风寨已经同意加入我们八路军了!”邱团长话音刚落,屋里便响起一阵低低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