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看着许大茂推着自行车扬长而去的背影,忍不住啧了一声——这小子如今是越来越体面了。院里的年轻一辈里,许大茂的放映员差事,比贾东旭在轧钢厂当工人还吃香,不仅轻松,还能时常捞些乡下乡亲送的土特产,现在又娶了娄厂长的闺女,连凤凰牌自行车都买上了,日子过得比谁都滋润。
他正琢磨着,中院那边突然传来秦淮茹的声音,带着几分惊讶:“大茂,这是你新买的自行车?”
阎埠贵探头一瞧,只见秦淮茹正拿着扫帚扫门口的尘土,看见许大茂的新车,手里的动作都停了。屋里的贾东旭和贾张氏也闻声走了出来,尤其是贾张氏,瞧见那辆漆黑锃亮的自行车,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嘴角下意识地撇了撇,心里嘀咕:“真是败家!这么贵的东西说买就买。”
“嫂子,东旭哥。”许大茂倒是懂得分寸,没过分炫耀,只是笑着点了点头。他现在一门心思要和娄晓娥好好相处,自然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跟秦淮茹眉来眼去,更何况贾东旭还好好地站在那儿,他再没分寸也不敢造次。
等许大茂推着车进了后院,贾张氏才忍不住发作,对着贾东旭抱怨:“你瞧瞧!你瞧瞧!许大茂比你还小两岁,都骑上凤凰牌了,咱家啥时候能有一辆?你师傅易中海不是在厂里有脸面吗?让他帮你活动活动,你都在轧钢厂干几年了,还只是个二级工!”
贾东旭听着母亲的话,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他现在是二级钳工,每月工资41块5毛钱,在普通工人里不算低了,可架不住家里开销大——贾张氏自从他上班稳定后,就彻底歇了针线活,每天在家好吃懒做,还得从他工资里扣5块钱“养老”;秦淮茹因为是农村户口,公私合营后没了救助站的工作,只能靠做些零活补贴家用,家里两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处处都要花钱。
“妈,晋升得靠考核,不是师傅说句话就行。”贾东旭耐着性子解释,“我现在已经够资格申请三级工考核了,再等几个月攒够资历,就能报名。”
贾张氏撇撇嘴,没再说话,可眼神却不自觉地瞟向何家门前的自行车——院里现在已经有两辆自行车了,加上何雨柱那辆,就是三辆!这对比让她心里更不是滋味,又忍不住把火撒到秦淮茹身上:“咱家就是命苦,还得养着吃闲饭的。东旭啊,妈不心疼钱,就怕你累着。”
这话明摆着指桑骂槐,秦淮茹握着扫帚的手紧了紧,却没敢反驳。自从第二胎生了女儿,贾张氏对她的态度就越来越差,她只能盼着再怀个儿子,或许日子能好过些。可她不知道的是,等她真的怀上第三胎时,贾东旭的生命也快要走到尽头了——那个未出世的孩子,终将成为她未来日子里唯一的“依靠”。
当晚,何雨柱带着何雨水回到四合院时,何大清和陈娟已经做好了晚饭。桌上摆着一盘红烧肉,肥瘦相间,油光锃亮——这是何雨柱特意叮嘱的,何家现在不缺油水,不用像普通人家那样只买肥肉。
何大清这几年在轧钢厂食堂当厨子,厨艺进步不少。以前何雨水总嫌他做的饭不如哥哥,如今也少了些挑剔,饭桌上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逗得何大清和陈娟频频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