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说书人的茧(2 / 2)

他解下外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青布衫:“周先生原是北平大学旁听生,九一八后老家被占,才流落沪上的说书行。我提您的名号,说要出十倍稿酬请他写《抗倭演义》——”他顿了顿,“他没应,但我递茶时,看见他握茶盏的手在抖,指节泛白。”

三日后子夜,青鸟摸黑进了密室。

他怀里揣着卷手抄本,纸页边缘还沾着茶渍:“周先生今夜在虹口茶楼,见三个穿西装的日人密谈,频提‘1800’‘明晚三点’‘接鹭’。他记了他们的语调,编成唱词。”

顾承砚展开抄本,泛黄的纸上是遒劲小楷:“月照虹口江,倭奴聚茶房。三言两语藏刀光,1800暗潮涨……”末句押着“ang”韵,数了数段落,正好21段,“老鹰”二字在第三段末尾若隐若现。

“去把商会那台留声机借来。”顾承砚将抄本小心收进檀木匣,指腹擦过“听茧”二字,“明晚,我们要听听这唱词里,藏着怎样的风声。”

窗外启明星已爬上东墙,檀木匣上的铜锁泛着冷光。

苏若雪轻轻合上匣盖,锁扣“咔嗒”一声,像是为即将展开的大网,系上了第一枚扣结。

留声机的唱针刮过蜡筒,刺耳的电流声里突然迸出周先生的嗓音:“三言两语藏刀光,1800暗潮涨——”顾承砚屈指叩了叩木桌,将音量旋钮往左转半格,蜡筒转动的“沙沙”声里,“接鹭”二字像被拉长的丝线,尾音在“鹭”字上打了三个旋儿。

“停。”他突然按住苏若雪的手。

她正替他翻着摩尔斯电码表,腕骨上的翡翠镯子磕在木桌上,“承砚?”

顾承砚俯身凑近喇叭,喉结随着“接鹭”的尾音轻颤。

现代教学时他总让学生用语速模拟电码,此刻那三个旋儿分明是“·—··”“—···”——他抓起铅笔在纸上飞写,墨迹洇开半片:“苏州河北岸,67号。”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纸上的坐标,指甲盖儿泛着青白:“那是……”

“废弃的福兴缫丝厂。”顾承砚将蜡筒倒回半圈,重新按下播放键,“三年前我陪父亲收丝茧去过,厂门挂着‘德商旧产’的铁牌,院墙爬满野蔷薇。”他指尖抵着太阳穴,“但原主记忆里,这厂子十年前就没人了——日商要在这儿接什么‘鹭’?”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