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 > 第396集:《虚拟社交的伦理隐私保护协议》

第396集:《虚拟社交的伦理隐私保护协议》(2 / 2)

他们联系了三个人:前“星穹”产品经理陈默,因反对数据过度采集被辞退;网络安全专家赵锐,曾破解过多个平台的非法数据传输通道;还有公益律师周棠,长期代理隐私侵权案件。五个人在虚拟会议室“雾岛”见面时,陈默调出了一份更惊人的文件——“星穹”正在测试的“情绪诱导算法”,通过分析用户表情数据,推送能引发特定情绪的内容,比如向焦虑用户推送高消费虚拟商品,向孤独用户推送付费社交服务。

“平台把我们当成了数据饲料,”陈默的虚拟形象是个穿着黑夹克的年轻人,语气带着愤怒,“去年我提出要在用户协议里明确数据采集范围,被CEO骂‘不懂商业’,说‘用户愿意用隐私换便利,这是行业潜规则’。”

“潜规则不能替代法律,”周棠推了推虚拟眼镜,调出一份草案,“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虚拟社交伦理隐私协议》,不仅要明确平台的采集边界,还要赋予用户数据控制权。但首先,得让更多用户知道自己的隐私正在被侵犯。”

赵锐主动承担了技术突破的任务。他花了一周时间,在“星穹”的公共区域植入了一个“数据透明插件”——用户点击插件后,能实时看到自己当前被采集的数据类型,比如“正在记录: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语音语调”,下方还会弹出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的用途。插件上线当天,“星穹”的用户投诉量暴涨三倍,#星穹偷数据#的话题在现实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

平台的应对却充满傲慢。CEO在虚拟发布会宣称“数据采集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反对者都是不懂技术的外行”,甚至暗中封禁了安装“数据透明插件”的用户账号。这种强硬态度反而激化了矛盾,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抗议行列,有人自发制作“隐私保护指南”,有人发起集体诉讼,要求平台删除非法采集的数据。

林野团队趁机将《虚拟社交伦理隐私协议》草案公之于众,其中明确了三大核心条款:一是平台必须以“弹窗+文字说明”的形式,告知用户数据采集的具体范围,比如“仅采集语音数据用于实时翻译,不采集表情、动作数据”;二是用户有权在设置中自主关闭非必要数据采集功能,关闭后不影响基础社交服务;三是禁止将用户社交数据用于商业广告推送,未经用户书面授权,不得向任何第三方共享数据。

这份草案很快得到了行业内不少有识之士的支持。有虚拟社交平台主动联系林野团队,表示愿意率先试点协议内容;高校和研究机构也纷纷发声,呼吁建立虚拟空间的隐私保护标准。但“星穹”的抵抗依然顽固,他们雇佣公关公司抹黑团队,称其“故意破坏行业发展”,还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屏蔽协议草案的传播。

最新小说: 鬼媒 天才少女,她是黑暗克星 佑君安 谁伴我封神 识迹 高维崩塌,不愿献身的我提前灭世 锦丝行 芙蓉灯下骨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重生93:从高考状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