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 第176章 镇东王亲自迎国士 老虎厅群儒辩征伐

第176章 镇东王亲自迎国士 老虎厅群儒辩征伐(2 / 2)

三日后,张仪病愈,霍无忌在王府设宴,款待张仪和韩信!

席间张仪透露唐国藩镇军阀割据严重,唐王在苏秦的建议下迁李世民东征西讨,整合国力!目前唐国到处都在打仗,东汉,吴国,蜀国也蠢蠢欲动,天下大乱只在倾刻之间!劝霍无忌早做打算!

霍无忌虚心请教,张仪为霍无忌定下远交近攻之策,结盟吴蜀,对抗汉唐!第一战略目标就是攻伐燕晋,掌握西进南下的主动权!

对此,霍无忌找来刘伯温等人秘密商议!

刘伯温率先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深意:“张先生远交近攻之策,确是古之良谋。然,先生所言‘先灭燕晋’,是否操之过急?燕晋虽小,亦是夏国藩属。我辽东名义上仍尊夏皇,贸然兴兵灭其属国,恐授人以柄,招致天下非议,更予夏皇口实,动摇我辽东根基!根基不稳,何以图远?”

姚广孝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阿弥陀佛。刘公所言极是。贫僧观星象,夏国帝星虽暗,然其气运尚未断绝。王爷此时若行此‘以下克上’之事,恐非最佳时机。更待天时,方为上策。当务之急,应是稳固辽东,静待夏国内变,寻得‘清君侧’或‘受禅’之名正言顺之机,先定夏国正统!届时,王旗所指,燕晋小丑,传檄可定,何必急于一时,徒耗兵力,坏了大义名分?”

陈平接口,语气冷静如冰:“伯温兄、道衍大师所虑,乃名分与大势。平所虑者,在实利与风险。燕晋之地贫瘠多山,纵然拿下,短期内收益有限,反需分兵驻守,消耗巨大。且一旦开战,东汉、唐国岂会坐视?若他们暗中支援燕晋,甚至趁虚而入,我辽东将陷入多线作战之泥潭!风险远大于收益!不如集中全力,正位大夏,再无后顾之忧,再图燕晋乃至天下,方是万全之策!”

庞统抚须,补充道:“陈平兄之言,亦是在下所虑。燕晋乃疥癣,夏皇方是心腹。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难成。王爷根基在辽东,辽东之安泰,系于对夏国关系的掌控。与其耗费资源在外争夺弹丸之地,不如深耕辽东,静待夏国生变,一举定鼎北疆,再挥师南下,则事半功倍!”

四位顶级谋士,几乎一致反对张仪“先灭燕晋”的主张,核心都指向了必须先解决夏国内部问题,取代夏皇!

霍无忌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扶手,目光深沉地在张仪和四位谋臣之间逡巡。他心中对刘伯温等人的谋划是认同的,自立确实是最终目标。但此刻,他更想看看这位以纵横之术名动天下的张仪,面对如此强大的反对意见,如何应对?是否真有扭转乾坤之才?

堂中压力,瞬间全聚于张仪一身!

张仪面对四大谋士的质疑,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朗声长笑,笑声中充满自信与锋芒!

“哈哈哈!诸位先生高论,名分、大势、风险、根基,言之凿凿!然,张仪斗胆一问:时机,何在?借口,何来? 坐等夏国内变?若其十年不变,二十年不变,王爷也等下去吗?辽东百万雄师,日日秣马厉兵,空耗钱粮,锐气可还能久持?”

他猛地转身,声若洪钟:“王爷!诸位先生!山海关! 此天堑雄关,已在王爷掌中!此乃天赐辽东之盾!有山海关在,东汉百万大军,困于关内,如龙陷浅滩,欲攻我辽东,难如登天!此乃我辽东目前最大之依仗!也是我敢于‘先外后内’之底气!”

“反观燕晋!此二国,北接夏国,南临唐国,西窥我辽东!其位置,恰如一根毒刺,卡在我辽东咽喉!不拔此刺,王爷永远无法全力西向!永远无法真正与唐国争锋!”

最新小说: HP白蔷薇与剑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红楼大官人 八部云河 打破诸天从魔法界贵族开局 四合院之八级工的幸福生活 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重生后小师弟在修仙界当白月光 柯学世界的纳棺人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