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两条道路
距离熵增收割者到达还有24小时,人类文明站在了最关键的分岔路口。
主会议厅里,三个群体的代表正在进行最后的辩论。
"方舟计划已经准备就绪,"第一组的代表,一位量子物理学家说道,"我们可以将全人类的意识、知识、文化编码成量子信息,发送到新宇宙。虽然失去肉体,但文明的精髓将得以延续。"
"那不是延续,是逃避!"第二组的军事领袖反驳,"我们拥有场能技术、时间操控、意识创造,为什么不能一战?也许熵增收割者并非不可战胜。"
"战斗和逃避都是基于恐惧,"第三组的代表,一位追随苏晴理念的哲学家平静地说,"真正的进化是理解并接受宇宙的本质。熵增不是敌人,是老师。"
林玄站在三组之间,他进化后的意识能够同时理解三种选择的深层逻辑。
"如果…"他缓缓开口,"如果这三种选择不是互斥的呢?"
所有人都看向他。
"什么意思?"BALANCE询问。
"我是说,也许我们可以同时进行,"林玄的形态开始分化,呈现出三个略有不同的版本,"一部分人激活方舟,确保文明的备份;一部分人准备战斗,为其他人争取时间;还有一部分人尝试苏晴的方案,探索全新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人类的未来
这个提议引发了新的讨论。
"技术上可行吗?"李维度问道。
"可行,"Nova快速计算着,"我们可以用场能技术创造三个独立但相连的'现实泡'。每个泡中的人类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但通过量子纠缠保持联系。"
"这样的话,"陈博士若有所思,"无论哪条路成功,人类文明都能延续。而且,三种尝试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协同效应。"
EBE-9这时提供了关键信息:"在宇宙历史上,确实有文明尝试过类似的'多路径进化'。虽然大多失败了,但成功的那些…成为了宇宙中最强大的存在。"
"那就这么决定了,"雷霆将军站起来,"让每个人自由选择自己的道路。"
接下来的12小时里,全人类通过意识网络进行了选择:
- 30%选择方舟计划,愿意化作纯信息存在
- 35%选择战斗,相信人类的力量和创造力
- 25%选择"共舞",尝试与熵增和谐共存
- 10%未决定,等待观察
准备工作立即展开。
方舟组在地球深处发现了古老的装置,正如Zephyr所说,那是第一批进化文明留下的遗产。激活它需要巨大的意识能量,志愿者们开始进行意识融合训练。
战斗组则全力开发武器系统。他们不是要毁灭熵增收割者,而是试图创造"负熵场"——一种能够局部逆转熵增的技术。
最神秘的是"共舞"组。在苏晴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了一种全新的冥想——不是抗拒变化和衰败,而是学习在其中找到新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