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前面一句,赵天行脸色明显不悦。
但说到道教昌盛关乎景朝国运时,他脸上顿时露出愉悦神色。
也难怪,他虽然信奉道教,但朝堂百官时不时就会进言,让他不胜其烦。
如今许夜这番话,把国运和道教昌盛联系在一起,一国之主修道,实则是为了国运,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众官员都不由怔了一下,不愧是状元,拍马屁都和别人不一样。
太子微微拧眉,目光变得有些复杂。
赵康自然连忙附和,“许状元所言极是……”
蔡清问道:“既然都是头等大事,那敢问状元郎,该如何取舍?”
众人也都有些好奇,看着许夜。
赵天行亦不例外。
许夜道:“蔡大人误会了,其实太子殿下和二皇子说的并不冲突,太子殿下要救济流民,可如何救济?直接发放粮食并非长久之计,也容易让流民滋生不劳而获的心理,还有可能让一些懒汉有机可乘……”
不少官员都纷纷点头。
太子皱眉道:“那应该如何救济?”
许夜道:“简单!以工代赈。”
“长生殿修建,正好需要大量工人,这些流民就是最好的工人,一来可以帮助修建长生殿,二来也能够救济流民……”
一众官员眼睛都不由一亮,让流民去修建长生殿?这貌似是一举两得。
他们对泗县知之不详,也没有相关概念。
但太子赵恒不一样,他关注泗县,也曾想过借鉴,当即道:
“长生殿修建需要技艺高超的工匠,那些流民能胜任者并不多,而且,流民若只是生存,施粥便可,一旦让他们干活,耗费的粮食更多,消耗的银子也更多,且长生殿也容不下这么多流民……”
看来这是个真想解决问题的,且认真考虑过。
许夜给太子点了个赞,口中道:“太子所言极是,但,眼下并非灾年,许某从临安一路而来,各地收成都不错,换言之,我朝并不缺粮。”
“至于长生殿容不下那么多流民,无妨!可以再扩大一些,将西苑那一片都规划起来,以长生殿为中心,道教文化为主体,打造一片旅游新区,集吃喝玩乐于一体,再不够的话,还可以规划商业区,工业区……”
许夜洋洋洒洒一大篇,将后世新区那一套全搬了上来。
众人听的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太子也不例外,虽然什么新区、商业区之类的新鲜名字他听的不是很懂,但有泗县这个前车之鉴,隐隐明白了什么。
赵天行同样眸光微亮,这些新鲜名字他自然也不明白,可听说长生殿的规模还能扩大,无疑很心动。
反倒是赵康,有些不确信道:“许状元,这样真的可以?国库空虚,继续扩大哪来那么多银子?”
扩大可不是嘴上喊喊,要真金白银,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许夜心说:这不是被逼的没办法嘛!一边是皇帝得罪不起,一边是流民不管好像又不合适。
不过,后世都是这么搞的,想来问题应该不大。
当即他道:“二皇子所言极是,光朝廷显然不够,所以要商人一同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