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宫宴仪(至元二十四年?斡耳朵宫)
斡耳朵宫的紫檀长案按 “北馔南食” 排列:北侧银盘盛蒙古烤羊胛,肉质经七道工序处理,按《饮膳正要》“去三腺” 标准,烤痕呈 “卍” 字吉纹;南侧青瓷碟列汉地糕点,虎形酥饼用枣泥馅,饼面酥皮层次达九层,与大都 “稻香村” 贡品工艺一致。“蒙古庖人掌炙肉,” 光禄寺卿帖木儿对吏员道,烤叉的狼首纹朝向主位,“汉人厨子司茶点,” 糕点模子的双虎纹需与案沿对齐,“波斯膳夫调酱料,” 玫瑰露的浓度按 “三分甜七分香” 校准,“三方各执其事,不得僭越。”
忽必烈的手指抚过案中央的铸铁食架,架分三层,中层嵌磁石,含硫量二分二厘 —— 与和林符牌库的基准完全一致。“至元二十年的中秋宴,” 他忽然道,案上的《宴饮旧档》用狼皮纸装订,“因只备蒙古肉食,” 档册边缘有汉臣画的空碟,“导致江南使臣食不下咽,” 他的目光扫过正在摆盘的庖人,“今日双食并置,” 他的声音,“需让乳酪与豆沙,” 他的手指,“在同一架食器相遇。”
酒器工坊的匠人正调试新制的磁石酒盏,盏沿刻回纹,左侧嵌狼首形磁石,右侧镶虎头纹磁石,两石间距一寸三分,含硫量均为二分二厘。“盏内的酒液在磁场中会形成漩涡,” 汉人匠师王仲德对波斯商人赛义德道,演示时注入马奶酒与米酒,两酒在盏中自然交融却不混色,“合‘同器分饮,共承一礼’之制。”
萧虎的验酒镜照过盏底,镜中显形八思巴文 “和” 字暗纹 —— 这是按忽必烈密令增设的防伪标记,与宫宴的验器台形成共振。“去年西域进献的银盏,” 他指着废料堆里的残件,因无此暗纹,被查出掺假,“导致酒质变质,” 案上的《贡器录》记着 “磁石验真” 的新制,“如今每盏需经三方核验,” 他的声音,“让胡酒与汉酿,” 他的目光,“在同一盏中,” 他的手指,“各显其味。”
波斯商人赛义德捧着磁链步入殿内,链珠为狼首形,用撒马尔罕赤铜与漠北铁矿合铸,每颗珠的含硫量二分三厘,与宫宴的酒盏磁石相吸。“此链按《伊尔汗贡物令》打造,” 他的波斯语带着和林口音,链扣的回纹间距三分二厘,“共四十九珠,合‘七七之数’。” 江南匠人王德随即呈上磁佩,白虎造型用景德镇瓷土与磁州铁末烧制,佩身釉色泛梅子青,与磁链形成完美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