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淮安大声说道:“流寇一战,乡亲们英勇无畏,一千多人站在城墙上与流寇厮杀肉搏,基本上都是五打一,甚至十打一。”
“但是,咱们受伤的人,足足有几百人!为什么会这么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盔甲!”
“如果有盔甲,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流寇一刀砍伤,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流矢射伤。我们的伤亡,会大大减少!纪念碑上的名字,也不会有那么多!”
“所以,我们要打造出足够的钢甲,让每个战士都穿戴一套!今后,不需要你们上战场,但是你们打造的钢甲,与战士们一起战斗,是他们最好的护身符!”
“东家,你下命令吧!我等保证完成任务!”赵铁匠大声回应。他这个钢铁厂厂长,一下子多了一百多名员工,必须要拿出一点气势出来。
“好!”夏淮安炭笔在夯土地面划出弧线:“这里建一座脱硫炉,王老七,这活你熟悉,你来负责!需要哪些人手,你来点名。”
“是,东家!”王老七喊了一嗓子,把熟悉脱硫炉运作的二十来个人都喊上。
“你们就是钢铁厂第一小队,王老七暂任队长。”
“老宋!你带队建生铁炉,负责把赤铁矿石锻造成铁锭。”
“好的东家!”宋铁匠也带领十多人,组成了第二小队。
“赵厂长,你亲自带队另起炼钢高炉。你已经建过一次,你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适当改进。此事你全权负责!”
“是,东家!”赵铁匠答应一声,然后向周围的铁匠说道:“你们十人,跟我一起堆砌新炉。炉膛内径六尺,分三层错缝铺耐火砖,砖缝用黏土填实。”
他蹲身示范砌砖手法,砖体间留出半指宽的膨胀缝,“最外层夯半尺厚耐火泥,掺三成石英砂。”
数十名铁匠立刻分组动工。赵铁匠带人挖出环形地基,底部铺鹅卵石排水层,覆以夯实的红黏土。赵金独臂夹着砖块,左腕断口裹着棉布,他用完好的右手将砖体精准卡入弧线。
“风箱要按照东家的要求,改成双活塞式。”赵铁匠在草纸上画出交错连杆结构,“进风口加装铸铁活门,出风口接陶制蛇形管预热空气。”
四名木匠抬来整段樟木,刨花纷飞中凿出箱体榫卯。赵铁匠带人锻打青铜活门弹簧片,淬火后的簧片在铁砧上叮当作响。
三日后,五丈高的炼铁炉矗立在厂房中。炉膛内壁泛着青灰色金属光泽,四架风箱需八人同时操作,活塞推拉间发出沉闷的轰鸣。
从第一次试炉时焦炭和木炭燃烧的火焰颜色来看,这个炉子具备将铁石燃烧到1600摄氏度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