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们言而无信!我夏淮安保证,让义军连一个铁枪头都无法带出攀花县!”
说罢,夏淮安便愤然离去。
他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这些义军不守信用,不打算放铁匠们离开,那么他就要想办法救出这些铁匠,并给义军一个深刻的教训!
峡谷尽头的那个山洞,已经被他埋下了火药。
火药不算多,但只需点燃引线,就足以将山洞炸塌,堵成死路。
没有了这条能让车马通行的秘密道路,义军就无法将四万斤铁器运出峡谷!
此外,乡勇营也要调动起来,暗中布置在峡谷中。
虽然此举十分危险,但若是义军要灭口,除了与其正面交锋、刀下救人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也是夏淮安最不想见到的局面。
“王清芷啊王清芷,希望你是个聪明人!”夏淮安在心中祈祷:“两败俱伤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千万不要做出灭口的蠢事!”
炼铁营地里的铁匠,按照夏淮安的吩咐,将所有铸造好的铁器堆放在一起。
在铁器的旁边,是一口日夜燃烧不停的高炉,高炉里有一锅铁水。铁匠们将模具暗桩打入高炉基座,只需抽掉三根榆木楔,千度铁水便会倾泻而出,裹着硫铁矿渣将附近的铁器凝成废铁疙瘩。
所有铁匠都轮流守在这铁器和高炉旁边,一旦义军想要动手灭口,或是强抢铁器,就立刻破坏木楔。
到时候,铁匠固然难以存活,义军也无法达到获取铁器的目标。这就是鱼死网破的局面,也是铁匠们在义军的要挟下,唯一能采取的自保手段。
至于武力反抗,这些铁匠面对数量不少于自己的军队,毫无胜算。
炼铁营地的气氛,十分紧张!
李二等义军,也与铁匠等保持距离。这时候双方都像是一触即燃的火药,不可产生半点冲突。
夏淮安在小鱼乡焦急的等待了两天,好消息是雨停了,坏消息是,王清芷还没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