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此处,冯铨的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悲痛与愤慨:“陛下!臣等在勘察现场之时,发现诸多疑点!此次灾变,绝非寻常‘天灾’或‘走水’所能解释!臣斗胆揣测,此定是……定是那些潜伏京师之鞑清奸细,勾结我朝中某些心怀不满、意图阻挠陛下新政之逆臣党羽,蓄意制造此等惨案!其目的,便是要动摇国本,破坏陛下推行之改革大计!!” 冯铨这番话,巧妙地将灾变的责任,引向了所谓的“鞑清奸细”和“南京逆臣”,成功地转移了视线,也为皇帝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完美的借口。
崇祯皇帝听着冯铨这番“分析”,心中冷笑,却也默许了他这种“借刀杀人”的伎俩。他知道,冯铨这条老狐狸,最是懂得揣摩圣意。利用他这等“小人”,去对付那些自诩“清流”的伪君子,倒也不失为一着妙棋。
吏部尚书王绍微也随即补充汇报了此次灾变中遇难官员的具体数据。崇祯听完,只是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随即下令:“着礼部与吏部会商,凡在此次灾变中殉国之官员,无论品级,皆从优抚恤!其家属子女,由朝廷妥善安置!务必……拟定详尽章程,不得有误!”
----------
在听取了各方汇报之后,崇祯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机!他知道,无论这场爆炸的真正元凶是谁,他都必须借此机会,将那些潜在的、敢于挑战他权威、阻挠他改革的政敌,彻底清除!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底下那些噤若寒蝉的臣子们,厉声说道:“此事,绝非天灾!朕看,分明是那些在南京被肃清的东林党、复社的余孽,心有不甘,潜入京师,勾结城内不法之徒,蓄意制造此等惨案!其目的,便是要动摇朕推行新政之决心!便是要……颠覆我大明江山!”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如同腊月的寒风,刮过每一个人的心头!
“此案,干系重大!绝非寻常刑案可比!不必再交刑部、大理寺会审!全权交由东厂提督王承恩,会同锦衣卫、西厂,一体严查!务必给朕……深挖彻查!将所有参与此案、以及在背后煽风点火、妖言惑众之徒,无论其牵涉何人,无论其官居何位,一并给朕……连根拔起!!”
“另!” 他又补充道,“自今日起!凡有敢于在京师内外,散布所谓‘天谴’之说,妖言惑众,扰乱军心民意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