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拒绝引发了内部争议。部分官员认为错失了绝佳机会,李维民在内部会议上直言:“省长,这可能影响我们后续的国际推广计划。” 王晓东却调出一份调研数据:“看看这些,东南亚国家对我们的非遗文化认同感极强,或许我们该换个方向。”
在他的推动下,西南省迅速启动 “海上丝路非遗行” 计划。首站来到泰国曼谷,王晓东带着团队深入当地市场调研。在唐人街的非遗展销会上,他亲自为泰国游客演示傣锦的简易编织技巧,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一位泰国华侨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这是家乡的味道,太亲切了!”
紧接着,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 西南省的非遗文化如同璀璨的星辰,在东南亚各国绽放光彩。每到一处,王晓东都深入当地社区,与非遗传承人交流,推动跨国文化合作。在马来西亚槟城,他促成了当地蜡染技艺与西南苗绣的跨界合作,诞生出一系列惊艳的作品。
随着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新的挑战也接踵而至。国内部分企业看到商机,未经授权便将非遗元素用于商品生产,甚至打起了 “国际合作” 的幌子。王晓东再次重拳出击,联合海关、知识产权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他在整治动员会上严肃强调:“保护非遗,不仅是保护文化,更是守护我们的国际信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晓东始终冲在最前线。他走访企业,耐心讲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他与法律专家研讨,完善相关法规;他推动建立非遗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为非遗文化筑起坚实的法律屏障。
当西南省的非遗文化真正在国际舞台站稳脚跟时,王晓东再次来到曼弄村寨。夕阳下,老族长岩罕将一条崭新的傣锦披在他肩上,锦缎上 “万象更新” 的图案在余晖中熠熠生辉。“省长,现在寨子里的娃娃都争着学织锦,说要把咱们的手艺织到全世界去!” 岩罕的话语中满是骄傲。
王晓东望向远处的青山,那里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他知道,非遗新生的道路永无止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只要坚守文化的初心,带着智慧与勇气前行,西南省的非遗文化必将如澜沧江水一般,奔涌向前,生生不息。而他,也将继续在这条充满意义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书写属于非遗文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