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邺城
邺城的十一月,寒风刺骨。高欢披着一件狐裘大氅,站在丞相府的高台上眺望远方。他刚从晋阳巡视归来,眉宇间还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大王,关中有急报。"斛律金快步走来,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封的信函。
高欢接过信函,指尖触到那冰凉的蜡印时,心中莫名一动。他拆开信函,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文字,嘴角渐渐扬起一抹笑意。
"好一个刘玄德,不愧是吾弟…”他忽然大笑出声,声音在空旷的庭院中回荡,"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信中所言,正是关中汉王刘璟即将推行新政,实行募兵制的消息。高欢早已对现行的部落兵制不满,正苦于无法说服那些顽固的鲜卑旧将。如今刘璟率先破冰,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
"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召集孙腾、司马子如、封隆之、高岳、高隆之等人到议事厅商议要事。"高欢收起笑容,眼中精光闪烁,"告诉他们,事关国本,不得缺席。"
当夜,高欢辗转难眠。他起身来到书房,借着烛光反复研读刘璟的新政内容。募兵制,这个想法在他心中酝酿已久。大魏分裂后,他掌控北魏大权,但军队仍以六镇鲜卑为主,汉人士兵地位低下。这样的军队结构,既无法充分发挥汉人士族的力量,也难以应对南魏日渐壮大的宇文泰。
"夫君,夜深了,该歇息了。"夫人娄昭君披衣而来,温柔地为他披上一件外袍。
高欢握住妻子的手,轻叹道:"昭君,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我欲推行新政,却恐旧将阻挠。"
娄昭君微微一笑:"夫君向来决断果敢,何必忧心?若有阻力,徐徐图之便是。"
高欢点点头,心中却明白,明日之会,必是一场硬仗。
次日清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高欢端坐上首,目光扫过在座众人。左侧是以孙腾、封隆之为首的汉人文官,右侧则是以高岳为代表的鲜卑将领。司马子如坐在中间位置,脸上挂着惯常的和煦笑容,眼中却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诸位,"高欢开门见山,"今日召集各位,是为商议军制改革之事。关中刘璟已决定推行募兵制,我意效仿之,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话音刚落,鲜卑将领斛律羌举便拍案而起:"大王!此事万万不可!汉人孱弱不堪,若与我国族勇士混编,只会拖累全军战力!"
"羌举将军此言差矣。"封隆之面色一沉,声音却保持着克制,"汉人中亦有勇武之士,当年信都起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