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浔阳书院毕竟是考取功名的地方,学的东西主要还是以进士科与明经为主,况且入院也有专门的选拔方式。
故此,即便我个人对诗歌情有独钟,也不好因私人的喜好而破例录取外人吧?”
“不过……”
何素云话锋一转,折扇开合,又看向林逸之,挑眉一笑,
“好孩子,既然赵主簿如此看重你,我倒可自作主张,送你一番机缘。
我这儿还有一句需要补字的诗,不知你可愿试试再填一字?
若是此字还能如上一句那般精妙,那么我可以承诺,自今日始,县学里的书籍,你皆可随意借阅。
书摊上的这点书,不过只是些县学里的过时典籍罢了,与真正珍贵的藏书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我与主簿来此摆摊,也只是想顺带清理些积压的藏书,而县学里的新书可远不止这些哦……”
李娴也算见过世面,知晓何素云所言非虚,开出的价码的确诱人无比。
但她也深知凡事皆有代价,还无法断定何素云是否真的出于好意。
为避免节外生枝,她正准备开口替林逸之回绝。
可林逸之却率先出言:“小生愿意一试。”
他的想法就简单多了,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
不就是填个字吗?成了最好,不成拉倒,能损失个啥?
不过,这自然不是为了自己,他可不喜欢看书,但是师姐喜欢呀!
而且这么难得的能在师姐跟前出风头的机会,他又怎么能放过?
不等李娴出言反驳,何素云立马合上折扇,对着周围人们高声道:
“今日得见这位县学里的年轻才俊,也算有缘。
我欲再出一道题目,若是这位年轻后辈还能够巧妙解出,我这一摊的书籍,便都随他借阅,烦请诸位见证!”
方才那些围观的游人与书贩们,早已收起了对李娴三人的轻视,甚至一堆人还震惊于林逸之的巧解中呢。
此刻听闻他又要答题,立马都回过了神,鼓掌喝彩起来。
与先前的敌视不同,这回没有尖酸刻薄的阴阳怪气,而是众人由衷的期待。
“不愧是县学的学子,当真是少年英才,在下叹服!”
“正是,刚刚我居然还敢质疑学官大人,可真是井底之蛙呦……”
“不知这回,这位小诗人又会给出什么样的巧解?”
墨巷中人,平日里最喜爱做的事便是凑热闹了。
周围聒杂的私语声不绝于耳,李娴面露无奈,自知已经骑虎难下,只得选择相信林逸之。
瞧着何学官这副出神入化的睁眼说瞎话功夫,竟能毫不脸红地拿林逸之来宣传自己的县学,赵主簿不由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