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问刘娥执政期间最出名的贡献是什么,那当然是促成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的诞生。交子不仅轻便易携带,解决了金属货币重量大、携带不便的问题,而且通过纸币特有的资金放大效应,极大地活跃了商品经济,所以我们现在说,交子是古代货币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中国的交子比西方纸币的诞生早了足足六百年,而宋朝交子的发明,是源于机缘巧合下发生在四川的一场金融战争。
这话要从头说起了,在那个时候,四川百姓的日子过得是很不如从前的,因为宋朝的前几位皇帝都不怎么拿四川人当自己人,时刻防范着这里。要说都是汉人,咋还区别对待呢?
原因就在于这个四川的地形太封闭了,四周都是山峦,非常易于防守,中间一块盆地,又非常适于耕作,这就导致历史上只要中原王朝稍微有点动荡,这里就抓住机会割据了,从先秦的古蜀国、战国时期的巴国开始,后来又有西汉末年的成家国、东汉末年的蜀汉、西晋末年的成汉、东晋末年的谯蜀,再后来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后蜀。
到太祖赵匡胤灭了后蜀以后,也就怀了个邻人盗斧的心态,老觉得人家跟自己不是一条心。然后赵匡胤就琢磨上了,那我不如就把那边的财富全部榨干,你蜀地没钱了,我看你还怎么闹独立。
怎么榨干呢?智慧的赵匡胤是有办法的,他通过了一个差额汇率的工具——铁钱,就把控住了金融命脉,搞定了一切。
赵匡胤规定,四川所有的铜料、铜钱一律只出不进,私运铜钱入川者死罪,同时封锁物资进出,提倡使用铁钱交易。这时间一长,四川的铜钱就越来越贵,宋朝入川之前,这里的铁钱铜钱汇率是3:1左右,宋朝来了以后,汇率慢慢地变高,最高时候是100:1,也就是一枚铜钱能换100枚铁钱,与之相应的是铜钱购买力的暴涨。
而在中原地带这边,铜钱还保持着正常的价值,宋朝统治者们就把这边一般价值的铜钱,定期拿到四川去超额使用,一次次地收割四川的财富。
后来到了太宗赵光义时期,贪心的皇帝又加了一条规定,要求蜀人交税必须使用铜钱。这下大家就只能拿着手上的铁钱、种出来的粮食、织出来的布匹去换铜钱,铜钱一下子就更贵了,铁钱铜钱的汇率最高的时候甚至被抬升到了400:1。
到了刘娥这个时候,一些聪明的四川商人就动上了脑筋,他们觉得不能老是被收割,就想着要来一场金融反击了。
商人们看到,这铁钱交易非常不便,是相当的重啊,铁钱千文重六斤半,买斗米需拎着十斤铁上路,川陕民谣唱道“市盐一囊,汗流一船”,沉的不是盐包,是装钱的褡裢。这哪是钱袋?分明是拴在腰间的磨盘!当时有个笑话说,劫匪最恨劫铁钱——翻墙压断腿,逃跑跑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