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这么一说,大家伙儿都明白了。
“是,东旭以前一个月能赚五十多块,这些年肯定攒了不少。”
“张氏现在还戴着金戒指呢,让我们给她多捐,哪有这道理?”
“贾家有缝纫机,却从来没给院子里的人做过衣服,现在出事了才想起找邻居帮忙。”
贾家确实有一台缝纫机,是秦淮茹结婚时东旭给她置办的。
平时秦淮茹会用它来做衣服,但很少给院子里的邻居做。
现在杨剑把这些事一提,大家伙儿都明白了,于是都不愿再给贾家捐款了。
秦淮茹都快哭了,“我们家是真的没钱了。
虽然以前东旭赚得多,但我们家六口人吃饭,根本存不下钱。”
杨剑冷笑,“三大爷,听说你工资很高,一个月能赚几十块呢,一家七口人都花不完?”
阎埠贵苦笑着回答:“别听那些乱说的,我一个月工资才二十七块五。”
“这事大院里的人都知道。
我要是能拿几十块,哪用得着整天精打细算。”
大家一听这话,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劲。
贾东旭一个月五十多块,一家六口人还总喊穷;阎埠贵一个月才二十七块五,家里却有七口人要吃饭,可他从来不当众喊穷,只是精打细算。
结果他靠着这点工资,硬是把一家七口养得妥妥当当,甚至还存了点钱。
这么一比,秦淮茹家根本算不上困难户。
秦淮茹想哭穷的路子一下走不通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场面十分尴尬。
杨剑不想跟这些人再纠缠,甩手就走了。
易中海组织的捐款活动又被杨剑给搅了,气得他手直哆嗦。
回到家,王梅问:“杨剑,情况怎么样?”
杨剑轻蔑地笑了笑,“都是一群势利眼,见不得别人过得好。”“越是这样,我越不给他们捐。”
“而且,我就要过得更好,让他们眼红去。”王梅在大院住了几十年,这些人的心思她再清楚不过了。
她轻轻摇头,叹了口气。
杨剑抱着小楠楠,尤凤霞也在旁边。
“年后上班发了工资,我就给家里买台电视。”
“凤霞,等时候到了,我也给你整一辆自行车骑骑。”
小丫头眼睛瞬间亮堂起来:“?电视?爸爸,电视是个什么玩意儿?”她这才四岁大,压根没见过电视长什么样。
“电视,就是在自个儿家里头看电影的神奇盒子。”杨剑随口解释了一句,凤霞听得那叫一个目瞪口呆。
杨剑居然要给她买自行车!在那个年代,自行车简直就是稀罕物,跟后世的名车有一拼。
要是她骑着自行车回娘家,那得多威风。
想到这里,尤凤霞心里头那个美,对杨剑更是喜欢得不得了,觉得自个儿真是修了八辈子的福气才遇上这么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