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宋明两朝一脉相承,赵宋流传下来的‘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之理念在大明朝蓬勃发展深入人心。于是乎在此理念下,侯方域老兄主题重复强调东林宣言‘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时政策论赢得台下阵阵叫好。每次叫好都要让顾媚心惊肉跳,生怕自己会输。不过顾媚小姑娘仍做到了镇定自若,仍然一字不差把课本默写完毕,检查一遍无错漏便交了卷,站到台角,心说:等着吧,等我写的惊为天书之作,等你们顶礼膜拜。
这小姑娘字不错。啊呀,文章更是了得!孔修远念着念着便抑扬顿挫起来。
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顾横波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是宣言也是檄文。借贡院这块宝地,借金陵会这个舞台,向士大夫、向百姓们正式发出梁山的宣言,讨伐祸国殃民东林士大夫的战斗檄文,讨伐读圣贤书读得浑浑噩噩者的宣言。
论遣字造句,顾媚胜。论意思形态,顾媚不能胜。
评审团闹作一团。有的人认为中心思想反动,文章再漂亮也是零分。怎么着,骂我们东林士子是需要被淘汰的老朽,你梁山就是与国无疆的少年嘛!有的人坚持认为比赛比的是文采,不能带有色眼镜给文章打分。争吵的焦点不在谁胜谁负,而在于是否可以给梁山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