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壬生寺之役
当布兹·修特莱姆令幽罗使毁壬生寺“三门”左右之“哼哈二将”时,主将威尔·斯宾塞亟止之。布兹·修特莱姆惑,以其为挫壬生寺僧锐气、振己军士气之举,未明不妥之处。
威尔·斯宾塞曰:“汝未觉异常乎?自冲上山门、毁牌坊、闻钟声、睹‘哼哈二将’以来,竟未见一僧影。”布兹·修特莱姆顿悟其怪!
威尔·斯宾塞续言:“此状唯二种可能。其一,僧众虽称二千之数,实则未然,且闻吾曹与信徒之战后,心生畏惧而弃寺遁逃;其二,此‘壬生寺’乃机关密布之堡垒,僧兵皆伏于暗道,待吾等入彀送死。今吾需确一事,即方才钟声为人敲或械设定时而鸣。未明此事前,大军万不可冒进寺内。当备二策以应之。”
乃遣两队,各十人,探东西钟楼、鼓楼之况。余军分四队:一队于壬生寺外围列“凵”字阵,留一缺,为优势时予僧兵逃窜之路;二队伏于此路,待僧兵败逃而击之;三队于寺门待命,待侦察队确佛寺无人后,依次入寺,细查佛堂、诸殿、藏经阁;四队由布兹·修特莱姆统之,远驻寺外,若遭埋伏,一则遣人求后援之幽罗使大军,一则掩护撤军。
威尔·斯宾塞筹策周全,大军遂依此而行。两队十人摸上钟楼、鼓楼,未见人影,唯见械具依时敲钟击鼓。威尔·斯宾塞犹未放心,未许三番队即入寺,仍令侦察小队深入探查。
侦察队继而入“壬生寺”之天王殿。其殿宇飞檐若凤欲翔,檐角铜铃随风轻响,如佛音喃喃。阶石为整块青石雕就,厚重坚实。入殿,则肃穆之气袭人。
殿门两侧,四大天王披金甲持法器而立。东方持国天王抱琵琶,象调和秩序;南方增长天王执宝剑,表智慧决断;西方广目天王擒龙蛇,为洞察变化;北方多闻天王举宝伞,意庇护守护。诸天王环绕之中,乃为高约十丈之弥勒佛像,其笑容可掬,与怒目天王相较,反差甚巨。
幽罗使不通佛寺文化,见状只觉诡异,冷汗频出。弥勒佛通体纯金,烛光下光彩夺目。其左手持念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后有韦陀菩萨像。弥勒佛若祥和之征,韦陀菩萨则为凛然之范。
韦陀菩萨面容冷峻坚毅,眉如寒铁,斜飞入鬓,英气贯于眉宇;鼻挺唇抿,嘴角微下撇,冷峻威严兼具;身姿挺拔似松,蓄势待发,望之生畏。殿壁皆绘佛教故事,厚毯亦似传佛法而无声。兼之檀香淡淡,天王殿感染力愈强!
侦察之幽罗使见此景,不敢擅触一物,蹑足而行,恐触怒天王与韦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