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天水郡中郎将姜维,字伯约,向太守马遵献上“将计就计,反制诸葛”之策。其言辞之间,充满了对自身智谋的“绝对自信”与一股不输于任何名将的“锐利锋芒之意”。他对马遵说道:“太守大人,那诸葛亮用兵,最擅长的便是虚实结合,声东击西。他此番派遣细作,赚太守您出城救援南安,其真正目的,必然是趁我天水城中空虚,派遣一支奇兵,埋伏于城池左近的隐秘山谷之中,待我大军离城之后,便可一举袭取!依维之见,我等何不将计就计?请太守拨付末将精兵三千,皆是骁勇善战、修炼有“潜行匿迹之气”的锐士。末将亲率此军,预先埋伏于城外通往南安的必经要路之旁,那诸葛亮所设伏兵的后方。太守大人则可依照原计划,带领梁虔将军以及部分郡兵,大张旗鼓地出城,佯装前往救援南安。但切记,不可远离城池,只需行军三十里,便立刻鸣金收兵,火速返回。待我军回撤之时,城中梁绪、尹赏二位大人,可见机在城头燃起狼烟,作为信号。届时,太守大人可与梁虔将军从正面攻击那前来偷袭的蜀军,末将则率伏兵从其后路杀出,前后夹击,其势必乱!如此,不但可保天水无虞,更能一举歼灭这股蜀军,大挫诸葛亮的‘嚣张气焰’!若那诸葛亮也亲自率军前来,说不定,还能将其一并生擒活捉,为我大魏立下不世之奇功!”姜维说此话时,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与一股强大的“好胜之意”。
马遵听了姜维这番详尽周密的计划,不由得拍案叫绝,先前对孔明的“恐惧之意”也消散了不少。他当即采纳其计,拨付了三千名最为精锐的郡兵交与姜维调遣。姜维领命,辞别马遵,星夜便率领这三千伏兵,悄然潜出城外,在预定地点设下埋伏,只等蜀军自投罗网。
马遵随后便与部将梁虔,带领着约莫五千名郡兵,大张旗鼓地从天水城中杀出,只留下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二人负责守城,其余文武官员,则各自戒备。
却说诸葛孔明,用计赚崔谅献了安定城之后,早已料到天水太守马遵,在接到“夏侯楙求援”的假情报以及“安定已发兵”的连环假消息之后,定然也会按捺不住,发兵出城。因此,他早已派遣大将赵云,统领一支精锐的“白耳禁军”,埋伏在天水城外一处名为“麦积山”的山僻险要之中。只待天水魏军主力离城,便可乘虚而入,一举夺取天水郡。
当日,负责侦查的蜀军细作飞马来报,告知赵云,说天水太守马遵,果然已亲率大队兵马出城,向南安方向进发去了,如今城中只留下几名文官负责守备,防卫极为松懈。赵云闻报大喜,其“老骥伏枥之战意”再次昂扬!他一面下令全军准备,即刻出击;一面又派遣心腹之人,火速前往预先埋伏在通往南安要道之上的张翼、高翔二将处,传达丞相机宜,命他们务必在恰当时机,截杀从南安败退回来的马遵败兵。
安排妥当之后,赵云便亲率五千名精锐的“白耳禁军”,如猛虎下山一般,风驰电掣,直扑天水郡城之下!兵临城下,赵云立马横枪,声如洪钟,高声喝道:“城上的魏军听着!吾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尔等太守马遵,已中我家丞相之妙计,如今早已是自身难保!尔等还不早早献出城池,归顺大汉,更待何时?若敢顽抗,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其声威之中,蕴含着一丝“龙魂震慑”之力,令城上守军闻之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