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孟德迁驾锁龙气 奉先背义袭徐州
却说李乐欲以诈术惊吓献帝车驾,其声虽厉,实则“气”虚“意”怯。杨奉身经百战,早已听出端倪,冷哼道:“陛下勿惊,此乃李乐鼠辈故弄玄虚耳!”当即令徐晃出战。
徐晃得令,战斧破空,直取李乐。李乐挥刀相迎,其煞气在徐晃那刚猛精纯的武道真气面前,如同土鸡瓦狗。只一合,大斧带着破灭一切的“意”,轰然斩落!李乐连人带马被劈为两半,残存的魂魄似乎都被那凶悍的斧意震散!
杨奉军士气大振,趁势掩杀,将李乐余党杀散。献帝一行这才得以通过箕关这道险隘。太守张杨早已在此等候,献上粮草绢帛。献帝感其忠心,封为大司马。张杨自知实力有限,不敢掺和京畿这滩浑水,谢恩之后,便引兵返回自己的地盘野王屯驻。
献帝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洛阳。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心碎。昔日巍峨壮丽的宫阙早已被董卓付之一炬,残存的只有断壁残垣。繁华的街市荒芜不堪,蒿草丛生,比人还高。整座城市弥漫着一股衰败、死亡的气息,以及淡淡的、挥之不去的怨煞。杨奉只得命人清理出一片稍好的废墟,搭建了简陋的宫室供天子暂居。
百官朝贺,竟只能立于荆棘丛中,衣衫褴褛,面有菜色。汉室的“气”运,至此已衰微到了极点。献帝含泪下诏,改元建安,是为建安元年。
这一年,天灾依旧肆虐,关中大旱,洛阳更是重灾区。城中居民锐减至数百家,为了活命,人们不得不走出残破的城郭,去剥树皮、掘草根充饥。连尚书郎这样的高官,有时也不得不亲自出城砍柴,不少人就此饿死、病死在颓墙之下,化为新的怨魂。目睹此情此景,纵是铁石心肠之人,也要为这末世景象感到心悸惶恐。
太尉杨彪强忍悲痛,再次向献帝进言:“陛下,前番诏曹操入京之议,未及施行。如今曹操在山东坐大,兵强马壮,其‘霸者之意’虽烈,尚尊汉室。可再降诏,宣其入朝,剿除凶逆,或可挽回一丝颓势。”
献帝早已心力交瘁,有气无力道:“既已议定,爱卿速遣使去便是。”
杨彪领旨,立刻派出使者,携带诏书,奔赴山东。
却说曹操在兖州,早已得知献帝返回洛阳的消息。他召集荀彧、郭嘉等核心谋士,商议对策。荀彧首先发言,其“意”深远,目光锐利:“主公,昔日晋文公尊奉周襄王,遂成霸业;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此皆是借大义名分,聚拢人心与‘气’运之策。今天子蒙难,龙气飘零,正是我等奉天子以令不臣、凝聚天下‘气’运的千载良机!若此时奉诏迎驾,挟天子以号令诸侯,则霸业可期!此不世之奇功,主公切不可错失!若稍有迟疑,恐被他人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