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庭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如何和沐杨锋扯上联系呢。
首先第一步,流量。
邵庭开始在各个视频平台注册了账号,他为自己设计了极具传播性的人设:单亲家庭长大的抑郁症少年,凭借绘画天赋与命运死磕。这个充满矛盾张力的标签,精准击中了短视频时代的情绪痛点。
邵庭耗时三天完成的作品《茧》成为关键引爆点。
画的内容是笼中被锁住的少年,少年没有脸,笼中少年脖颈缠绕荆棘锁链,注射器如藤蔓般从躯体延伸,笼外是漫天飞舞的钞票雨。
刻意模糊的面部处理,反而让每个观众都能在斑驳油彩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画作一经分享到网上,就在网络上快速的传播起来。
借助着“网络热推大礼包”作用,# 笼中少年 #话题阅读量突破 3 亿。
数据爆炸式增长的深夜,邵庭盯着手机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私信。
他决定开始录制自己的第一个VLOG。
邵庭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冷白的补光灯在他瓷白的皮肤上投下细碎的阴影,少年无意识地咬着嫣红的下唇,睫毛在眼下投出颤动的蝴蝶剪影。
“大家好,我是邵庭。”
镜头随着他转身的动作扫过斑驳的墙皮,泛黄的奖状边缘卷着毛边,在昏暗中泛着微光。
当拍到铺满旧稿纸的旧书桌时,他忽然停顿,指尖无意识地揪着洗得发白的校服衣角。
“小时候在我上课的时候,老师说...”少年忽然低头,碎发垂下来遮住泛红的眼尾。
“说我的素描本... 像从垃圾桶捡的...”他的声音细若蚊呐。
“其实我已经用橡皮擦了好几遍了...”,“真的擦得很干净...”尾音突然蜷成细小的呜咽,消失在颤抖的喉结里。
邵庭缓了缓,吐出一口气。
“谢谢大家喜欢我的画...”他哽咽着举起布满各种小创口的手,指尖沾着未洗净的钴蓝色,“我只是... 只是想让妈妈知道,我真的有在努力...”。
他还讲述了自己因为家庭条件,在学校里被有钱的学生排挤欺负。但是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反抗,成功让对方认识到了错误。
提起爆红网络,邵庭站起身对着屏幕鞠躬。
他说他一直都想被别人看见,画画是治愈他生命的一剂良药,如果他的画真的能被认同,那就太好了。
视频的最后,少年突然扬起脸,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