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组部家属院的银杏叶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吴欢站在岳父书房门口,闻到了熟悉的檀香混合着墨汁的气息——何金锋正在案前挥毫。
"爸。"吴欢轻声唤道。这个在公开场合从不使用的称呼,此刻显得格外自然。
何金锋搁下狼毫,银发下的眼睛依然锐利如鹰。他今年六十五岁,但挺直的腰板和熨烫得一丝不苟的白衬衫,仍保持着三十年前在南海基地当技术军官时的风范。
"芯片带来了?"
吴欢取出银色金属盒放在书案上。何金锋没有立即打开,而是从红木书柜深处取出一本线装《楚辞》,封面的绫绢已经泛黄。
"1987年立项时,我坚持要在'松风计划'中加入人文锁。"岳父的手指抚过书脊,"周老选了《楚辞》,说屈原的求索精神最适合约束科学野心。"
书页翻动间,吴欢注意到某些页码被做了几乎不可见的记号。
何金锋将书倒置,从最后一页开始数:"《天问》第7章,《哀郢》第12行..."他忽然抬头,"潘莉还说了什么?"
"她说这是终止代码,需要您的声纹密码。"
何金锋的嘴角浮现一丝苦笑。他打开金属盒,十二枚芯片在灯光下泛着幽蓝:"不是终止,是重构。"他取出一枚芯片贴在《楚辞》某页,"潘莉不知道,真正的危险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平成会社藏在量子频段里的后门程序。"
书房暗门突然滑开,崔青林在秘书引导下走进来。何金锋的目光在年轻人右脚踝的胎记上停留片刻,眼神复杂:"像,太像崔海生了。"
"首长认识我父亲?"崔青林声音发颤。
"不仅认识。"何金锋从抽屉取出一份泛黄文件,"1992年4月3日凌晨,是我亲手把你从潜艇基地送到青林县福利院。"文件上盖着绝密章,标题为《QT项目善后处置方案》。